[实用新型]大结构体高空滑移安装落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8052.2 | 申请日: | 200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84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宋占江;杨汉斌;石教澜;方磊;郑伟国;尹志远;徐圣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415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高空 滑移 安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结构体高空滑移安装落位装置。
背景技术
大结构体高空滑移安装过程中,落位到基础上是其中的关键工序之一,这项工作需要使用落位装置来完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大结构体高空滑移安装落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大结构体高空滑移安装落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一千斤顶、第二支撑柱、第二千斤顶;第一支撑柱包括第一薄箱形垫块、第二薄箱形垫块、第一厚箱形垫块,第一薄箱形垫块与第二薄箱形垫块之间至少设有一个第一厚箱形垫块,第一薄箱形垫块、第二薄箱形垫块的厚度分别为第一厚箱形垫块的厚度的1/2,第一薄箱形垫块搁置在基础上,第一支撑柱的最下方的第一厚箱形垫块搁置在第一薄箱形垫块上,第二薄箱形垫块搁置在第一支撑柱的最上方的第一厚箱形垫块上;第二支撑柱包括至少二个相叠的第二厚箱形垫块,最下方的第二厚箱形垫块搁置在基础上;第二厚箱形垫块的结构与第一厚箱形垫块的结构相同,第二支撑柱的第二厚箱形垫块的个数比第一支撑柱的第一厚箱形垫块的个数多一个;使用时,第一千斤顶设置于大结构体的底板与第一支撑柱的第二薄箱形垫块之间,第二千斤顶设置于大结构体的底板与第二支撑柱的最上方的第二厚箱形垫块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简单适用,可广泛应用,能在结构体安装、设备安装及其他结构安装领域广泛应用,不受限制,尤其适用于高空狭小基础空间上应用;
2、结构简单、重量轻、安装方便,该装置按落位高度大小,可多可少进行配套,重量轻,搬运方便,可实现单人独自操作;
3、工作安全可靠,高效,装置安装好后可使结构体平稳下落,不产生抖动,保证施工作业安全;
4、经济耐用,本装置只需利用钢材制作,无需特殊材料,无需机加工,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B向视图;
图中:1-基础(砼柱),2-第一薄箱形垫块,3-第一支撑柱,4-第一厚箱形垫块,5-第二薄箱形垫块,6-第一千斤顶,7-大结构体的底板,8-第二支撑柱,9-挡块,10-第二千斤顶,11-大结构体(如屋架),12-连接板,13-螺栓,14-第二厚箱形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大结构体高空滑移安装落位装置,它包括第一支撑柱3、第一千斤顶6、第二支撑柱8、第二千斤顶10;第一支撑柱3包括第一薄箱形垫块2、第二薄箱形垫块5、第一厚箱形垫块4(图1中第一厚箱形垫块4为5个),第一薄箱形垫块2与第二薄箱形垫块5之间至少设有一个第一厚箱形垫块4,第一薄箱形垫块2、第二薄箱形垫块5的厚度分别为第一厚箱形垫块4的厚度的1/2,第一薄箱形垫块2搁置在基础1上,第一支撑柱3的最下方的第一厚箱形垫块搁置在第一薄箱形垫块2上,第二薄箱形垫块5搁置在第一支撑柱3的最上方的第一厚箱形垫块上;第二支撑柱8包括至少二个相叠的第二厚箱形垫块14(图1中第二厚箱形垫块14为6个),最下方的第二厚箱形垫块14搁置在基础1上;第二厚箱形垫块14的结构与第一厚箱形垫块4的结构相同,第二支撑柱8的第二厚箱形垫块14的个数比第一支撑柱3的第一厚箱形垫块4的个数多一个;使用时,第一千斤顶6设置于大结构体的底板7与第一支撑柱3的第二薄箱形垫块5之间,第二千斤顶10设置于大结构体的底板7与第二支撑柱8的最上方的第二厚箱形垫块14之间。
所述的第一薄箱形垫块2、第二薄箱形垫块5、第一厚箱形垫块4、第二厚箱形垫块14的上下端分别设有连接板12,连接板上设有螺栓孔,第一薄箱形垫块2与第一厚箱形垫块4之间通过连接板、螺栓连接,第二薄箱形垫块5与第一厚箱形垫块4之间通过连接板、螺栓连接,第一厚箱形垫块4与第一厚箱形垫块4之间通过连接板、螺栓连接,第二厚箱形垫块14与第二厚箱形垫块14之间通过连接板、螺栓连接。
第一支撑柱3与第一千斤顶6的组合高度等于下落高度,第二支撑柱8与第二千斤顶10的组合高度等于下落高度;第一厚箱形垫块4、第二厚箱形垫块14的最大厚度不大于千斤顶的最大行程,千斤顶的最大外形高度不大于大结构体11安装位置下表面到基础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80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