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器插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4528.5 | 申请日: | 200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22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贾志伟;刘先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24 | 分类号: | H01R13/2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熊晓果;吴彦峰 |
地址: | 641310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插针结构,具体而言涉及用于动车组或地铁的连接器插针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连接器插针结构,几乎都是基于连接器处于静止或低速的环境下设计的,因而连接器的插针结构在连接时的位置固定不变。而动车组或地铁的运行速度非常高,因而振动也非常大,原有的适应静止或低速的环境下设计的连接器的插针结构不能适应该高速环境,当动车组或地铁高速运转时导致连接器的连接处出现径向和轴向的位移偏差,容易造成连接器的接触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动车组或地铁的连接器的稳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插针结构,可以在高速的环境下保持连接器的稳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接器插针结构,由一对不动插针组件和动插针组件组成,不动插针组件由压线部位、不动插针和不动触头依次连接组成,动插针组件由压线部位、动插针、弹簧、压杆和动触头依次连接组成,所述动触头和不动触头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对接式结构插针是利用弹簧压力使圆弧面对压导电,一对插针分为动插针组件和不动插针组件,动插针组件的动触头可沿轴向运动,该结构的接触点因为受到弹簧的压力,一直都处于压紧状态,可以在动车组或地铁高速运转时仍然可以确保稳定的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不动插件组件1、不动插针11、压线部位12、不动触头13、不动触头导电面14、动插针21、压线部位22、动触头23、弹簧24、压杆25、动触头导电面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但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连接器插针结构,由一对不动插针组件1和动插针组件2组成,不动插针组件1由压线部位12、不动插针11和不动触头13依次连接组成,动插针组件2由压线部位22、动插针21、弹簧24、压杆25和动触头23依次连接组成,所述动触头23和不动触头13相接触。弹簧24的压力通过压杆25传递给动触头23,可以保证接触点在轴向方向发生位移时仍然保持接触。
所述不动触头13顶部的不动触头导电面14为圆弧凹面,所述动触头23顶部的动触头导电面26为与不动触头导电面14匹配的圆弧凸面。
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45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电缆与金属导体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