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血液成分分离和收集一体化的离心袋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62983.1 | 申请日: | 2008-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27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孟德颖;王鹏;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0 | 分类号: | A61J1/10;A61J1/14;A61M1/00;A61M1/38;B01D17/0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液 成分 分离 收集 一体化 离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血液成分离心式分离和采集的离心组件,特别是一种血液成分分离和收集一体化的离心袋。
背景技术
在现代采血技术中,多采用血液成分分离的方法,即由献血者采集出的全血分离成不同的成分,把需要的成分取出,然后把剩下的成分血回输给献血者。目前,已经有将采集的血液通过血液分离机对血液成分进行分离,配合血液分离机的一次性器具以杯式和袋式分离两大类为主,目前的分离和采集效率很不尽人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配合分离机的一次性器具分离袋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流体力学原理,与新型的血液成分分离机配套使用,实现血液成分高效分离和收集的离心袋。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结构实现上述目的,本血液成分分离和收集一体化的离心袋,包括分离腔、收集腔、软管、密封条、椭圆形通孔、加强筋和圆形通孔,其特征在于离心袋由两层塑料膜片高频热合成型,五条软管在离心袋成型时直接固定在两层膜片之间,由彼此相连的两条密封条将分离腔和收集腔密封隔离,形成两个相互独立的腔室,一条曲柄状密封条和一条L形密封条位于分离腔内,将分离腔分成三个不同的区域,另一条L形密封条位于收集腔内,使收集腔形成两个区域,该三条密封条的一端分别位于相邻的几个软管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部件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血液成分分离和收集一体化的离心袋,是通过密封条实现了分离腔、收集腔的密封和间隔。在两个腔室内有不同形状的密封条,将腔室分成了不同的血液成分循环区域,为血液成分高效分离和采集提供了优化的结构。同时有固定在离心袋上的软管分别与这些区域相通,并能与血液成分采集器具的其他部件连接,为不同区域的血液成分的传输提供了流动通道。椭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及加强筋分别与分离机上的离心结构件相配合,对离心袋起到固定作用。
具有上述结构的离心袋,可通过离心袋自身结构与血液成分分离机离心结构件相连接,通过与多腔组件的配合,利用高效流体动力学原理,将血液在分离腔内高效分离后,再进入收集腔实现血液成分的高效富集,从而达到血液成分分离的最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血液成分分离和收集一体化的离心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血液成分分离和收集一体化的离心袋,由分离腔1、收集腔2、软管3~7、密封条8~12、椭圆形通孔13、加强筋14和圆形通孔15组成。离心袋是两层医用聚氯乙烯膜片高频热合成型,成型时软管3~7放于两层膜片之间,直接固定在离心袋上,成型时形成的多条密封条,其中密封条10将分离袋分割成分离腔1和收集腔2,密封条12与密封条10连接后在离心袋四周实现了两个腔室的密封。密封条8和9位于分离腔1内,其中曲柄形密封条9的一端在软管3和4之间、L形密封条8的一端在软管4和5之间,使分离腔1形成三个不同的区域。L形密封条11位于收集腔2内,其一端在软管6和7之间,使收集腔2形成了两个区域。密封条10一端在软管5和6之间,另一端与密封条12相连。加强筋14为横向两条和纵向两条,分别位于离心袋的两侧和底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29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替代手指的触摸笔
- 下一篇:眼部药液滴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