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气体探测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59920.0 | 申请日: | 2008-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20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于海洋;莫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 | 分类号: | G01N21/35;G01J1/00;H01L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洁 |
地址: | 201204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气体 探测 传感器 | ||
1、一种红外气体探测传感器,包括气体传感器功能模块和与该气体传感器功能模块相连接的外部功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传感器功能模块包括气体传感器外壳,所述的气体传感器外壳内具有气体传感器内部探测气室,所述的气体传感器内部探测气室一侧设置有红外接收传感器单元、反射座、红外发射光源和红外发射光源定位套,且红外接收传感器单元、反射座、红外发射光源和红外发射光源定位套的位置对应设置,所述的红外接收传感器单元和红外发射光源上均连接设置有连接插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气体探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接收传感器单元包括第一钽酸锂晶体薄片(S1)、第二钽酸锂晶体薄片(S2)、第三钽酸锂晶体薄片(S3)、第四钽酸锂晶体薄片(S4)、第一场效应管(FET1)和第二场效应管(FET2),该第一钽酸锂晶体薄片(S1)、第二钽酸锂晶体薄片(S2)、第三钽酸锂晶体薄片(S3)和第四钽酸锂晶体薄片(S4)依次反极性串联连接于第一场效应管(FET1)和第二场效应管(FET2)的栅极之间,所述的第二钽酸锂晶体薄片(S2)和第三钽酸锂晶体薄片(S3)之间接地,所述的第一钽酸锂晶体薄片(S1)和第二钽酸锂晶体薄片(S2)之间跨接设置有第一采样电阻(R1),所述的第三钽酸锂晶体薄片(S3)和第四钽酸锂晶体薄片(S4)之间跨接设置有第二采样电阻(R2),所述的第一场效应管(FET1)和第二场效应管(FET2)的漏极相互连接,所述的第一钽酸锂晶体薄片(S1)和第二钽酸锂晶体薄片(S2)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红外窄带滤光片(G1),所述的第三钽酸锂晶体薄片(S3)和第四钽酸锂晶体薄片(S4)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红外窄带滤光片(G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气体探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发射光源为红外发光二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气体探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传感器内部探测气室的另一侧罩设有金属网。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气体探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功能模块为外部匹配和放大功能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99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材料导热系数测量装置
- 下一篇:整体式吊钩秤专用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