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双滑和缓冲点火装置的安全打火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51282.8 | 申请日: | 200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70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邓卫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卫城 |
主分类号: | F23Q2/00 | 分类号: | F23Q2/00;F23Q2/4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孟斌 |
地址: | 341002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湖***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缓冲 点火装置 安全 打火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安全点火装置的一次性打火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打火机的点火装置多为直接点燃式,特别是一次性打火机,即使是低龄儿童也能轻易点燃,给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造成了一定的隐患。如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儿童安全的保护,特别是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对打火机的安全也有要求。现在,美国政府和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协会要求每一个香烟打火机包括一次性打火机都需装配安全装置,以防止意外或不必要的点燃和防止儿童点燃。
一次性打火机很普通,而且价格也相当便宜,但如果要配备昂贵和复杂的安全装置将大大提高一次性打火机的成本。
一般已知的简易型打火机包括机身、机头,在机头上设有火嘴、火环、风罩、桥板、弹簧、火石、支架以及打火轮组,打火轮组的点火轮、边轮(包括中轴)固定在一起,同时转动,同时停止,且边轮比点火轮稍高,当使用者用一般的力量即可同时转动点火轮、边轮(包括中轴),使点火轮与火石发生摩擦产生火花,若同时下压压板将释放出燃料,即可达到点燃打火机的目的,但此类简易打火机不能有效地防止儿童玩耍或因意外转动点火轮、边轮产生火花导致点燃打火机而发生的各类危险。
为安全使用,防止误燃产生的危险,先前的各种改进措施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为了限制低龄儿童使用这样的打火机,需要增加一般打火机的操作难度。如美国专利5002482、US7004750B2,各公开描述了一个防止低龄儿童使用的特性,都是通过阻碍气体燃料的释放机构和下压保险环来防止打火机工作。该装有安全点火装置的一次性打火机,包括两个支撑墙和在两个支撑墙之间的位置被一个弹簧支持的一个火石,使之适应于两个支撑墙之间可旋转的点火装置,点火轮的外圆表面有许多齿来磨擦火石产生火花。
驱动齿轮元件在两个支持墙之间同轴包裹着点火轮,每个驱动轮包括一个有外圆表面的驱动轮和一个支撑径,这两个支撑径尺寸上比两个齿轮更小,轴心方向裱在点火轮的两边以显示点火轮两边和两个齿轮之间的两个支撑缺口。并且这两个齿轮被分别可旋转的装配在两个支撑墙,当两个齿轮被驱动旋转时点火轮才可以被驱动旋转。
每个驱动帽包含一个驱动环和从驱动环圆周边缘延伸的内边墙,每个驱动环有一个平滑的外圆表面,一个内圆表面和一个驱动环内边壁形成一个环形驱动腔,每个驱动腔的直径大于驱动环的直径,每个内边墙有一个中心支撑柱分别为驱动齿轮元件穿过。如要点火则通过驱动帽分别啮合驱动轮并旋转,驱动轮就带动点火轮摩擦弹簧支撑的火石而产生火花从而点燃打火机。但是由于驱动腔的存在,使得很难把握驱动帽与驱动轮的齿轮最适宜的啮合,因此点燃操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2.另一种提供具有防孩童开启装置的一次性打火机,如US 6,494,709B1,防孩童开启的安全装置安装在打火机顶部,其两端连接在外机头两边的支撑外壁上。防孩童开启的安全装置包括一对砂轮,每个砂轮包含一个保护盘连接着隐藏环,保护盘的圆形边缘垂直地延伸以能使每个砂轮固定在U字形支架上。每个保护盘都有中孔,轮轴通过中孔能支撑和安装两个保护盘及在两端相对应的两个驱动轮,内部隐藏环的直径比外围的驱动轮的外径更大,以使安全距离设置在隐藏环内围表面和驱动轮内围齿面之间,两个砂轮和两边的驱动轮的表面啮合,隐藏环的宽度短于驱动轮的厚度,能在圆齿表面的驱动轮的部分暴露。
点火装置包括底部部分插入弹簧槽和被弹簧支撑的火石,表面粗糙的点火轮在火石之上,通过其两边的轮轴安装在支撑壁槽内,两个驱动轮和砂轮同一个轴分别安装在砂轮两边,每个驱动轮的表面是圆形的轮齿,而且驱动轮的直径大于砂轮的直径。
为了点燃一次性打火机,成年使用者的拇指必须有一个向下的力,按住砂轮超过安全距离后他(她)的拇指才能接触到驱动轮的边缘。这是,通过旋转驱动轮,带动砂轮点燃一次性打火机。该改进措施的安全性能较好,但相比较而言,其制造、设计难度较大,导致成本加大,利润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卫城,未经邓卫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12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