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粉筒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43713.6 | 申请日: | 200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96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贺兆龙;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G15/08 | 分类号: | G03G15/08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中;段淑华 |
地址: | 519060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激光复印机显影装置中的碳粉筒。
背景技术
激光复印机一般设置有显影装置,碳粉筒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显影装置中,用于向显影装置提供碳粉。
本申请人申请且尚未公开的申请号为200720061512.4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名为“碳粉筒”的发明创造,该申请中揭示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碳粉筒。该碳粉筒100包括碳粉筒主体、护罩103和顶盖104。容纳碳粉的碳粉筒主体包括容粉主体101和管状端盖102两个部分,管状端盖102的侧壁上设有一个出粉口,其被使用时去除的护罩103密封。而容粉主体101包括一底盖114。沿容粉主体101轴向有一区域112,在该区域112内,从底盖114向端盖102方向上容粉主体101的横截面直径是逐渐变大的,当碳粉筒以自身轴线水平地放置在显影装置内并绕轴线旋转时,可以实现容粉主体内的碳粉靠重力向端盖102方向滑动的效果。另外,在碳粉筒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四个送粉槽111,这些送粉槽是在碳粉筒主体的内周面上呈凸状,而在外周面上呈凹状的切槽。
但由于该申请提供的碳粉筒的容粉主体101的横截面是渐变的,碳粉筒未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显影装置中的有效空间,因此其碳粉筒的容量较小,且送粉量不均匀,碳粉易造成堆积而导致压缩结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碳粉容量相对较大的碳粉筒;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送粉量相对均匀的碳粉筒;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防止碳粉因堆积于碳粉筒内而导致压缩结块的碳粉筒。
为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粉筒包括一用于容纳碳粉的圆筒形主体,其第一端封闭,第二端由管状端盖密封,管状端盖的侧壁上设有出粉口;其中,圆筒形主体的周壁上设有用于在碳粉筒绕自身轴线旋转时将碳粉向第二端输送的多条内凸外凹的送粉槽;其中,每条送粉槽都是一直棱柱体与圆筒形主体倾斜相贯而位于圆筒形主体内的部分。
由上述方案可见,碳粉筒的主体是圆筒形状,即主体的横截面不是渐变的圆,而是等直径的圆,这样可使碳粉筒容量增大。同时,碳粉筒有多条送粉槽可更好地实现送粉,从而防止碳粉在碳粉筒内堆积而导致压缩结块。
一个具体的方案是,相邻送粉槽在碳粉筒轴向上的间距等于或小于零,送粉槽沿轴线方向均布。
由上述方案可见,相邻送粉槽在碳粉筒轴向上的间距等于或小于零,使碳粉能从送粉槽落入下一送粉槽,实现送粉,送粉槽沿轴线方向均布,使送粉槽的送粉相对均匀,有效防止碳粉在碳粉筒内堆积而导致的压缩结块。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现有的碳粉筒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碳粉筒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碳粉筒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中略去掉护罩以便观察出粉口;
图4是本实用新型碳粉筒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碳粉筒实施例中容粉主体的半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碳粉筒的立体图。碳粉筒1包括一圆筒形主体2和一管状端盖3。圆筒形主体2和管状端盖3通过螺纹连接,为实现良好密封,可在连接处加入密封垫,以防止漏粉。圆筒形主体2形成容纳碳粉的腔室,其第一端8封闭,第二端为管状端盖3。其中,管状端盖3包括护罩4、顶盖5和一个被护罩4密封的出粉口6。圆筒形主体2的周壁上设有多条内凸外凹的送粉槽,每一送粉槽自第一端8起的一端为起始端,另一端为末端。每条送粉槽是由一直棱柱体与圆筒形主体倾斜相贯在圆筒形主体内形成的凹槽。在进行显影工作时,送粉槽将圆筒形主体2内的碳粉向管状端盖3输送。送粉槽沿碳粉筒1的轴线方向均匀分布,使送粉均匀,不会造成碳粉的堆积,避免碳粉压缩结块。
参见图3,为说明清楚起见,图3中略去了护罩4以显现出粉口。在圆筒形主体2的周壁上设有两列送粉槽,送粉能力强,保证送粉量。
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碳粉筒实施例的主视图。由图中可见,本实施例中,圆筒形主体2的相邻两送粉槽在碳粉筒轴向上之间的间距为s,间距s可以等于零,即相邻的两送粉槽在碳粉筒轴向投影首尾相接,或间距s小于零,即相邻的两送粉槽在碳粉筒轴向投影有重叠的部分。在碳粉筒1绕自身轴线旋转时圆筒形主体2内的碳粉依靠自身重力从送粉槽7的末端落到相邻的下一送粉槽的起始端,实现送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37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浇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折叠式英语教学的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