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头驱鼠标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3404.0 | 申请日: | 200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14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方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宇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G06F3/038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宣圣义 |
地址: | 230001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鼠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的输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头驱鼠标。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许多残疾人的上部肢体受损,因此无法像正常人一样通过用手来操纵普通鼠标实现使用电脑、上网浏览信息以及获取有关知识等活动,从而使他们丧失了许多生活乐趣和人生机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头驱鼠标,使上部肢体受损的残疾人仅需要上下、左右运动头部,便能够驱动鼠标,并实现鼠标单、双击的功能,从而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操纵电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头驱鼠标,本装置包括一个感知抬头低头的俯仰检测输入设备、一个感知头部转动的角度检测输入设备以及将输入数据转换为鼠标指针动作的处理模块,输入设备与处理模块之间以及处理模块与电脑的中央处理器CPU之间均为电连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感知头部各种运动的检测输入设备,此输入设备将检测到的数据输送至处理模块,并由处理模块将检测数据转换为鼠标指针动作,从而使头部运动与鼠标指针的运动相互对应,实现了残疾人使用头驱鼠标以操纵电脑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输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光机鼠标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头驱鼠标,本装置包括一个感知抬头低头的俯仰检测输入设备10、一个感知头部转动的角度检测输入设备20以及将输入数据转换为鼠标指针动作的处理模块30,输入设备10、20与处理模块30之间以及处理模块30与电脑的中央处理器CPU之间均为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俯仰检测输入设备10感知人体的抬头低头动作,并由处理模块30使之与鼠标指针的上移和下移相对应;通过角度检测输入设备20感知人体的头部转动,并由处理模块30使之与鼠标指针的左移和右移相对应;当头部左右转动到一定角度时,可以通过处理模块30以触发鼠标指针的单击和双击动作。由此本实用新型使上部肢体受损的残疾人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灵活地操纵鼠标,实现了残疾人使用电脑、上网浏览信息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如图1所示,所述的俯仰检测输入设备10为水银开关传感器,其数量为两个且彼此平行,并为水平反向设置。
由于上述水银开关传感器的彼此平行且水平设置,则当人抬头时,上述传感器中的水银在重力的作用下均向下流动,由于水银开关传感器相互间为反向设置,则使得一个传感器呈接通状态,而另一个传感器呈断开状态;当人低头时,水银也均向下流动,但两个水银开关传感器的通断状态则相反。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水银开关传感器的不同通断状态反应了人体的抬头和低头动作,从而完成了俯仰检测的任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如图1所示,所述的角度检测输入设备20为电子指南针。
电子指南针通过测量周围环境的磁场,从而运算得出其本身所指的方向角度。本实用新型利用此测量的角度,将其通过处理模块30转化为鼠标指针的左右移动,并进一步利用其所测角度的大小而转化为鼠标的单双击动作。而且电子指南针是成熟产品,适用性好,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
前述的俯仰检测输入设备10和角度检测输入设备20可以分体设置,并分别安装在人体头部,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如图1所示,所述的俯仰检测输入设备10和角度检测输入设备20通过耳麦连接为一体,俯仰检测输入设备10分置在耳麦的耳廓处,角度检测输入设备20设置在耳麦的顶部。
上述设置方式将输入设备10、20整合为一体,不但充分利用了现有设备,而且方便了人们使用。
如图2、3所示,所述的处理模块30包括接收输入设备10、20所发送的数据的控制芯片X-RCU,控制芯片X-RCU的输出端经两个互相并联的电机31、32驱动光机鼠标芯片40上的两个传动轴转动,传动轴上固定设置的光栅轮41、42同时转动,光栅轮41、42的一侧设有发光二极管VD,另一侧设有接收发光二极管VD发出的光并产生脉冲信号的光敏三极管VT,所述的脉冲信号经光机鼠标芯片40处理后输送至电脑的中央处理器CP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宇,未经方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34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