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仰卧和侧卧生理曲度的颈椎保健枕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30352.1 | 申请日: | 2008-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68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刘茂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茂森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小霞 |
地址: | 710054陕西省西安市友谊东***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仰卧 侧卧 生理 曲度 颈椎 保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颈椎保健枕,具体地说,它是一种具有仰卧和侧卧生理曲度的颈椎保健枕。
背景技术
在已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公布了许多颈椎保健枕,它们的主要设计思路是将枕头形成一个人体仰卧时的头颈曲度,使人体仰卧时颈椎能够得到支撑,保持颈椎的自然弯曲,达到保健作用。但是,这种枕头没有侧卧时的面枕区,会使侧卧时感到不舒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仰卧和侧卧生理曲度的颈椎保健枕,使其既适于仰卧矫正颈椎、又适于舒适侧卧,其次是使侧卧时耳部的血管神经、耳前颞动脉和颈部侧动脉血管不受压迫,达到更好的保健作用,同时,还使该保健枕头凹区和颈枕区的高度可调,以适应仰卧时头颈部之间不同高度差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后:
它具有一个枕头体,其特征是:所述的枕头体中部前端设有一个头凹区,该头凹区的后端是一个隆起的颈枕区,所述头凹区和颈枕区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连有侧卧面枕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后:
在所述的头凹区中装入颗粒状填料,用于调节头凹区的高度。
在所述左、右侧卧的面枕区上分别设有一个耳槽。
在所述的枕头体下面设有垫枕,该垫枕与枕头体的大小相同、并与枕头体连接为一体,在所述垫枕中的前、后两端分别装入一个用于定型的条形枕芯材料,在条形枕芯材料中间设有多个枕料充填区,在所述垫枕下面的中部设有一个高度调节袋,袋中装入颗粒状填料。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一、本实用新型在枕头体中部形成了人体仰卧时的头颈生理曲度,使其对颈椎具有较好支撑,起到颈椎保健的作用。同时,为了适于侧卧,在枕头体的左、右两侧区域各形成一个侧卧面枕区,使其适于正常侧卧,而不会感到难受。本实用新型较好地解决了已有颈椎保健枕不适于侧卧的问题,使其既适于仰卧矫正颈椎、又适于舒适侧卧。
二、为了使侧卧时不压迫耳部的血管神经、耳前颞动脉和颈部侧动脉血管,在面枕区还设有耳槽,侧卧时耳朵位于耳槽中,使血液循环通畅,可提高睡眠质量,减少眼角皱纹,起到美容作用。
三、通过在枕头体下面增加垫枕,使上述枕头体垫高,这样,可以使软、硬填料分开,即枕头体中用较软的填料,而垫枕中用较硬的填料,使枕头既有高度,又有软度,更加舒适。
四、本实用新型通过头凹区内颗粒状填料的流动可调节高度,同时,在垫枕下面还设有高度调节袋,通过该高度调节袋中颗粒状填料的流动,可进一步拓宽其头凹区高度的调节,从而使本枕头能适应头颈部之间不同的高度差,更好地达到对颈椎的支撑作用,使保健效果更好。
五、本实用新型垫枕中填料布置可使垫枕具有较好整体性,又因为该垫枕将不太成形的枕头体托在上面,并连为一体,故保证了整个枕头的整体性,使其便于挪动而不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之一。
图2、图1的枕区分布示意图。
图3、图2的A-A剖面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之二。
图5、图4的枕区分布示意图。
图6、图4的仰视图。
图7、垫枕的分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2、3,它具有一个枕头体1,该枕头体中部前端设有一个头凹区1-1,在该头凹区的后端是一个隆起的颈枕区1-2。在颈枕区1-2中装入软硬适中的填料,如乔麦皮,且满装,使其较好地隆起而形成对颈椎部位的支撑;在头凹区1-1中装入颗粒状填料,如植物的果、乔麦皮等,且不要满装,使填料在该头凹区内有流动空间,从而可以通过填料的流动调整头凹区的高度和适应不同的头形,最终使头枕部与颈椎部的高度差适合,起到更好的颈椎支撑作用。为了适于侧卧,在所述头凹区1-1和颈枕区1-2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连有侧卧面枕区1-3、1-4,在该区中可以装入较软的填料,如植物的花、棉制枕芯填料等,并且满装,使其微微隆起,这样,可使侧卧时面部感到舒适。上述的各区可用缝纫的方式形成。另外,为了使枕头体的两侧能够护肩,枕头体可作成扇面形状,使其在冬季具有护肩作用。如果枕中的填料采用中药材的花或果,会使保健效果更好。
实施例2
参见图4,本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结构是在面枕区处设有耳槽1-31、1-41。图5示出本例的缝纫分区,其中在耳槽1-31、1-41的分区中不填装或少填装填料,即可形成凹陷的耳槽。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茂森,未经刘茂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03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