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菌导电织物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5101.4 | 申请日: | 200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47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张胜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胜一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13/00;D04B1/14;D04B21/00;D02G3/0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培媛 |
地址: | 266555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导电 织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面料,具体地说是一种抗菌导电织物。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生产环境中,滋生着各种各样的细菌,这些细菌会导致人体伤口感染皮肤疾病,同时也会产生各种难闻体味,影响人体的健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在纺织品方面采取了各种抗菌措施,如对纺织品进行抗菌剂的后整理,或采用纳米银纺丝技术生产抗菌丝来生产织物。后整理的方法往往采用的是涂层或浸渍的方式,其缺点是牢固程度差,不耐水洗,抗菌效果持续时间短。纳米银纺丝技术解决了牢固问题,但由于银分散于整个纤维的内外部,这样在纤维内部的银失去了抗菌的效果,抗菌效果大大降低。
此外,在人们的生产环境中,有许多静电和电磁波的存在。静电和电磁波的存在影响了人体的健康,特别是一些特殊场合,如加油站静电的产生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解决静电和电磁波的影响,人们在纺织品方面采取了镀层和加金属丝的方法。镀层法是在织物上镀上一层金属,如镍、铜等,金属丝方法是在织物织造过程中加入不锈钢丝,以其达到防静电和屏蔽的效果。镀镍、铜的布料往往透气性差,不宜贴身穿着。加金属丝的方法的缺点是金属丝不耐折,容易断裂,水洗及贴身穿着性能差。
关键的是,上述的方法都没有把抗菌和抗静电屏蔽功能结合起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抗菌效果差、不耐水洗等技术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抗菌、防静电效果好,穿着舒适的抗菌导电织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抗菌导电织物,其包括经线和纬线,所述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和纬线中的纤维外包裹有抗菌导电层。
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细节结构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抗菌导电层为镀银层。
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细节结构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包裹有镀银层的经线间隔设置,包裹有镀银层的纬线间隔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结构,纤维外包裹的镀银层具有优异的导电和抗菌性能,可以直接与细菌接触,从而杀死细菌或抑制细菌的生长。同时相互连接的纤维镀银层构成导电通路,从而将静电释放,网格状的导电通路还可以起到屏蔽电磁波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把抗菌和导电性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且长久持续有效,用该结构生产的纺织品特别适合贴身穿着。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经线或纬线中的纤维剖视结构示意图。
1、经线;2、纬线;3、镀银层;4、交叉点;5、锦纶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抗菌导电织物包括经线1和纬线2,所述经线1和纬线2相互交织,经线1和纬线2中的锦纶纤维5外包裹有抗菌导电层,所述抗菌导电层为镀银层3。包裹有镀银层3的经线1和纬线2可以间隔设置,也可以是每根经线1和纬线2均包裹有镀银层3。镀银层3用量的大小,决定了织物导电性及抗菌性的强弱。镀银层3用量大,织物的导电性及抗菌性就强;镀银层3用量小,织物的导电性及抗菌性就弱。
由于织物的经线和纬线为相互交织,形成交叉点4,在交叉点4处相互连接的纤维镀银层3构成导电通路,从而将静电释放,网格状的导电通路还可以起到屏蔽电磁波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胜一,未经张胜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51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