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骨折复位夹持钳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1911.2 | 申请日: | 2008-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77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尤利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尤利亨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A61B1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200山东省济宁市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折 复位 夹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疗骨折使用的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骨折复位夹持钳。
背景技术
骨折复位是骨折手术中的一项重大难题,由于人体的骨骼坚硬而又具有韧性,骨折后的复位给手术操作者常常会带来很大的难度,有时骨折后的复位需要用骨钉来协助固定骨骼位置使骨折处复原进行自我修复的生长。手术中由于骨折复位的难度,常常是先在骨骼断裂的两处分别打入骨钉,再在骨钉上施加力量进行复位,此时若是遇到较细或是硬度不够的骨骼时,施加力量时骨钉很可能会破坏骨骼,就不能利用骨钉施力的方法进行骨骼的复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骨折复位夹持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骨折复位夹持钳,包括铰链连接的定钳臂和动钳臂,定钳臂和动钳臂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弧形板状钳头,弧形板状钳头上设置有钳头铰座,钳头铰座通过钳头铰轴与钳臂铰接;定钳臂后部内侧设置有钳臂铰座,动钳臂后部开有长孔,一螺杆穿过长孔通过钳臂铰轴与定钳臂的铰座连接,动钳臂外侧外露的螺杆上旋有蝴蝶螺母。
钳头铰座两侧的弧形板状钳头上分别开有骨钉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该骨折复位夹持钳,利用杠杆原理使用钳状结构通过旋转蝴蝶螺母对骨折进行精确复位,利用弧形板状钳头夹持住断裂骨折的骨头,旋紧蝴蝶螺母,这样就能先将骨折复位,此时在弧形板状钳头的骨钉孔上即可打入骨钉进行下一步的固定。这样采用先复位后打骨钉的方式对骨骼的损坏小,减少手术的危险,大大提高骨骼复位的手术成功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弧形板状钳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动钳臂局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
1、定钳臂,2、动钳臂,3、弧形板状钳头,4、钳头铰座,5、钳头铰轴,6、钳臂铰座,7、钳臂铰轴,8、螺杆,9、蝴蝶螺母,10、长孔,11、骨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骨折复位夹持钳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附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骨折复位夹持钳,包括铰链连接的定钳臂1和动钳臂2,定钳臂1和动钳臂2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弧形板状钳头3,弧形板状钳头3上设置有钳头铰座4,钳头铰座4通过钳头铰轴5与钳臂铰接;钳头铰座4两侧的弧形板状钳头3上分别开有骨钉孔11。定钳臂1后部内侧设置有钳臂铰座6,动钳臂2后部开有长孔10,一螺杆8穿过长孔10通过钳臂铰轴7与定钳臂的钳臂铰座6连接,动钳臂2外侧外露的螺杆8上旋有蝴蝶螺母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尤利亨,未经尤利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19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分离实验设备的自动化测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来开关阀门的三爪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