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心血管介入用注射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1308.4 | 申请日: | 200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78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德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德安 |
主分类号: | A61M5/315 | 分类号: | A61M5/315;A61M5/31;A61M5/1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2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血管 介入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心血管介入用注射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心血管介入治疗时,用穿刺针直接刺入血管或用普通注射器刺入血管,然后把注射器从穿刺针上卸下,再将导丝通过穿刺针头送入血管。上述穿刺方法的缺点是:在穿刺针插入血管后从针头座口流出很多血液,一方面浪费了宝贵血液,另一方面还会污染工作面,在穿导丝的过程中可能造成穿刺针移位损伤血管,甚至导致穿刺失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防止在穿刺时漏血,并为导丝导向,避免穿刺针移位的心血管介入用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心血管介入用注射器由针筒、套管组成,针筒前端有针头座,后端管壁设有相互对称的长方形轴向通孔,针筒内部设有与针头座相连通的轴心管,在轴心管前端管壁上开有出血孔,后端内部设有中心带“十”字形切缝的橡胶塞;轴心管外部套有套管,在套管前端内壁和前端外壁分别固定着与轴心管外壁和针筒内壁滑动密封连接的密封圈,套管后端外壁设有相互对称的分别穿过长方形轴向通孔的手柄。
使用时,将穿刺针装在针头座上插入血管,拉动套管后端的手柄,如果有血液进入针筒,说明针头已插入血管,再将介入治疗的导丝从密封塞的切缝中插入轴心管,经穿刺针进入血管,即可完成输送导丝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穿刺针插入血管后不需要卸下注射器便可将导丝从密封塞的切缝处插入轴心管内,并沿轴心管和穿刺针平稳地进入血管,防止血液漏出,污染工作面;在穿刺过程中可稳固地把握注射器针筒,防止穿刺针移位。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沿中心线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该心血管介入用注射器由针筒1、套管2组成,针筒1前端有针头座,后端管壁设有相互对称的长方形轴向通孔3,针筒1内部设有与针头座相连通的轴心管4,在轴心管4前端管壁上开有出血孔,后端内部设有中心带“十”字形切缝的橡胶塞5;轴心管4外部套有套管2,在套管2前端内壁和前端外壁分别固定着与轴心管4外壁和针筒1内壁滑动密封连接的密封圈6,套管2后端外壁设有相互对称的分别穿过长方形轴向通孔3的手柄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德安,未经赵德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13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毛笔架
- 下一篇:小儿输液用手脚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