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氧化氢脲用于土壤有机物污染的原位修复无效
申请号: | 200810305945.9 | 申请日: | 200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5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跃华;罗志文;李佳琳;李丽;许龙;李春丰;张海军;薛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木斯大学;张跃华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10;C09K1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4007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氧化氢 用于 土壤 有机物 污染 原位 修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中的地下土壤修复技术,特别涉及对复杂地下土壤环境下利用过氧化氢脲促进微生物定殖、生长的原位土壤修复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在所有环境污染公害中,土壤污染问题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为土壤与地下水、有害废弃物、工业废水、农药及各种废弃的排放时常环环相扣,互为因果。然而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和滞后性等特点,直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爆发的love canal事件、荷兰鹿特丹附近的Lekherkerk事件和密苏里时代海滩事件等与土壤污染有关重大环境事件的频频发生才引起社会重视。由此,美国先后颁布了《资源保护和回收法》(RCRA),《综合环境反应、补偿和责任法》(CERCLA)以及《超级基金增补和再授权法案》(SARA),来加强土壤污染的控制与管理以及促进污染土地的清洁治理。英国政府则根据受污染土壤情况,制订了“加强管理,积极整治,合理开发”的相应政策。日本于1986年提出了《市区土壤污染暂定对策方针》,作为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的参考,并对欲实施市区土壤污染防治者提供低息贷款。
在工业化历史悠久的欧洲,散漫型中等程度的污染规模已位居全世界之首,而且用现有技术已无法修复(谢学锦,2000)。我国工业化程度和规模虽然不及西欧,但土壤污染的速度远远超过了西欧。2004年11月10日在南京举行的“第二届土壤污染与修复国际会议”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目前我国的土壤污染形势非常严峻,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已经刻不容缓(步雪琳,2004)。以长江三角洲为例,由于工业生产规模和乡镇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这一地区已经测出16种多环芳烃类物质,100多种多氯联苯,还有10余种其它毒性更强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陈江,2005)。我国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总体也处于不断恶化过程中。更严重的是,土壤中污染物会持续不断的释放,从而对地下水形成长期的污染,尤其在地面用水下渗或地下水水位上升过程中,水的流动性使得污染物从土壤中解吸速度加快,造成地下水的重污染。长期使用被石油污染的地下水会威胁人身健康,或对工业生产造成影响。
目前对于石油污染土壤的处理理方法有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治理两种方法,如采用流化床焚烧,将污染物质异地运输至加工地,用人工高热方法燃烧氧化,使污染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但是由于采用物理化学方法进行治理通常要在污染的地点以外进行,必须把土壤从原来的位置上挖出,因而治理费用非常昂贵.目前国内外专家越来越倾向与采用可以进行原位处理的生物处理技术。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可分为原位生物修复和异位生物修复.原位生物修复方法适合大面积污染的治理,具有不需要移动土壤、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在原位生物修复过程中通常需要添加具有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制剂。原位修复发生在开放的土壤生态系统中,土壤结构的不均一性、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以及气候等环境因素的不可控性往往造成添加的微生物制剂生长代谢情况差,降解活性受到土著微生物的抑制,导致修复效率降低周期延长,甚至导致失败。而土著微生物由于生长、繁殖缓慢,对土壤的修复差强人意。因此,开发能够促进微生物在土壤中的生长代谢的助剂以及开发相关工程强化措施是推广应用原位生物修复方法的关键。
对有机污染物污染的土壤进行生物处理,目前国内进行的研究属于起步阶段,尚无成型的工艺、产品或专利,部分专利是对某一种方法或步骤做一些强化和改善。国外的一些公司和研究机构进行了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种是研究开发出对石油能够有效降解的微生物菌种,把这些菌种纯化制成专利产品进行销售,目前国内还没有这方面的专利技术或产品上市。另一种是研究开发出一种用来改变污染土壤的环境条件添加剂成分,利用这种添加剂施加到被有机物污染的土壤中去,可以有效地促使现场土壤中原有的微生物对土壤中的有机物的降解。如公开号为5614410的美国专利,开发了NRRL B-19512和CREI-13两种菌种,公开号5427944的美国专利则是开发了一种细菌组合物,它们都能够以石油作为生长所需的基本能源。而公开号为5609667的美国专利和美国德州的巴伊奥纽创泰克公司在中国注册的公告号(1121703)的专利,则属于后一种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木斯大学;张跃华,未经佳木斯大学;张跃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59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片材的卷绕方法和其装置
- 下一篇:用于同时产生电和水泥熟料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