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防尘盖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810303919.2 | 申请日: | 2008-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6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超;苏聘胜;吴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江苏省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连接器 组件 及其 防尘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防尘盖组件,尤指一种防止防尘 盖丢失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防尘盖组件。
【背景技术】
防尘盖广泛的应用于线缆连接器中以防止线缆连接器在非应用的状态下 遭受灰尘、水分等物质的侵袭以保证其良好的导通性能。中国专利公告第 CN201041866Y号案便揭示了一种防尘盖的应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应用线 缆连接器时需取下防尘盖,而防尘盖往往因没有固定放置处而丢失。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来克服上述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防尘盖组件,其能有效防 止防尘盖丢失的情形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 接器组件,其包括连接器、线缆及防尘盖组件,所述线缆与连接器相连接,所 述防尘盖组件包括可盖于连接器上的防尘盖及粘带,所述防尘盖和粘带上设有 相互粘合的结构,所述粘带束缚于线缆上,所述防尘盖在不使用时可以粘合于 粘带上,所述防尘盖在使用时与所述粘带相互分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防尘盖组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尘盖组件, 可应用于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防尘盖及粘带,所述粘带可形成用来固定至 线缆上的束缚区域,所述防尘盖和粘带上设有相互粘合的结构,所述防尘盖在 不使用时可以粘合于粘带上,所述防尘盖在使用时与所述粘带相互分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防尘盖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 果:其通过在防尘盖和粘带上设置一对相互粘合的结构以将防尘盖固持于线缆 连接器组件的线缆或其它位置上而防止防尘盖丢失的情形发生。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其中防尘盖盖于连接器上。
图2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其中防尘盖未盖于连接器上。
图3为图2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4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其中防尘盖固持于线缆上。
图5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粘带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包括第一连接器1、第二 连接器2、用来连接第一、二连接器1、2的线缆3及防尘盖组件4。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器1是符合DVI标准的连接器,第二连接器2是符 合HDMI标准的连接器。防尘盖组件4包括第一防尘盖41、第二防尘盖42及粘 带43。第一防尘盖41包括盖顶410和由盖顶410延伸出的盖沿411,盖顶410和盖 沿411共同围绕形成一个收容腔412,盖顶410的形状与第一连接器1的对接部11 的对接接口的形状相对应,盖沿411的长度与第一连接器1的对接部11伸出第一 连接器1的壳体的部分的长度相对应,这样可以恰好将第一防尘盖41盖于第一 连接器1的对接部11上。第二防尘盖42包括盖顶420和由盖顶420延伸出的盖沿 421,盖顶420和盖沿421共同围绕形成一个收容腔422,盖顶420的形状与第二 连接器2的对接部21的对接接口的形状相对应,盖沿421的长度与第二连接器2 的对接部21伸出第二连接器2的壳体的部分的长度相对应,这样可以恰好将第 二防尘盖42盖于第二连接器2的对接部21上。这样可以防止本线缆连接器组件 100在非应用状态下灰尘进入第一连接器1的对接部11和第二连接器2的对接部 21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39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性能卡码防盗锁
- 下一篇:与阴离子磷脂和氨基磷脂结合的抗体和肽及其治病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