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升数据传输效率的方法与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302801.8 | 申请日: | 200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0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庄丰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奇美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5/173 | 分类号: | G06F15/173;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数据传输 效率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提升数据传输效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含:
第一处理器;及
第二处理器,其包含一控制器及一点对点协议模块,当该控制器收到由该第一处理器发出的一连接指令后,该控制器将该连接指令传送至该点对点协议模块,再由该点对点协议模块将联机信息传送至该第一处理器,以使得该第一处理器通过一包括新点对点协议层的协议堆栈与该第二处理器建立联机以提升数据传输效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协议堆栈还包含一因特网层及一多任务层,该因特网层将被传输的数据格式化为至少一封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包由该第一处理器的因特网层被传送到该第一处理器的新点对点协议层后,经过一封装程序而成为一讯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讯框被传送到多任务层,并经过一切割程序使其成为该多任务层可传输的片段,并进一步通过所述联机传送到该第二处理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于该第二处理器的多任务层所接收到的所述片段被传送至该第二处理器的新点对点协议层,该新点对点协议层再依据讯框的长度字段的值,将所述片段组合成为该新点对点协议层的讯框格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于该第二处理器的新点对点协议层的讯框进一步被传送到因特网层并解封装为封包。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封装后的讯框包含一表头字段,该封包,一长度字段及一结尾字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长度字段代表该封包的长度,且该表头字段及该结尾字段是固定字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联机信息包含网络地址,最大可接收单元,主要及次要网域名称服务器。
10.一种双处理器间提升数据传输效率的方法,该双处理器包含第一处理器及第二处理器,且该第二处理器该包含一控制器及一点对点协议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控制器于收到由该第一处理器发出的一连接指令后,该控制器将该连接指令传送到该点对点协议模块;
该点对点协议模块发送联机信息到该第一处理器,以使得该第一处理器通过一包括新点对点协议层的协议堆栈与该第二处理器建立联机以提升数据传输效率。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协议堆栈还包含一因特网层及一多任务层,该因特网层将被传输的数据格式化为至少一封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封包由该第一处理器的因特网层被传送到该第一处理器的新点对点协议层后,经过一封装程序而成为一讯框。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讯框被传送到多任务层,并经过一切割程序使其成为该多任务层可传输的片段,并进一步通过所述联机传送到该第二处理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第二处理器的多任务层所接收到的所述片段被传送至该第二处理器的新点对点协议层,该新点对点协议层再依据讯框的长度字段的值,将所述片段组合成为该新点对点协议层的讯框格式。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第二处理器的新点对点协议层的讯框进一步被传送到因特网层并解封装为封包。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封装后的讯框包含一表头字段,该封包,一长度字段及一结尾字段。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长度字段代表该封包的长度,且该表头字段及该结尾字段是固定字符。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联机信息包含网络地址,最大可接收单元,主要及次要网域名称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奇美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奇美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280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