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声控按摩器及其声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46246.1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4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涛;钱海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同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88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声控 按摩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声控按摩器及其声控方法。
背景技术
低频微电脉冲理疗技术是现代医学的一项研究成果,已在临床实验中得到长期和广泛的应用。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受控电子装置产生的模拟生物电脉冲,经皮刺激人体相关部位,依据现代中医经络学理论,仿真中医针灸、推拿、按摩等物理手法,实现人体躯干肢体等关节部位疾症的预防、保健和护理。临床实验证明,使用低频微电脉冲理疗装置治疗,可以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及炎性产物吸收,解除局部组织粘连、缓解多种疼痛,实现肌体保健。尤其对于患有骨质增生和无菌性炎症的受用者,具有积极治疗疾患和缓释症状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的低频理疗按摩器,其面板上设有按键,用户只能通过按键进行手动操作,即按压按键来控制波形、强度等,根据功能的不同,按键也多种多样,使用起来十分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声控按摩器,该按摩器具有声音控制功能,无需用户反复手动操作,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声控按摩器,包括声音采集放大模块,声音采集放大模块、存储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主控模块的输入端相连,主控模块的输出端与按摩模块的输入端相连,电源模块为声音采集放大模块、主控模块和按摩模块供电,主控模块收到声音采集放大模块发出的电信号后,将该电信号与存储模块内的存储指令比较,发出相应电信号控制按摩模块动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声控按摩器的声控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顺序的步骤:
(1)由用户发出语音指令,并存储在存储模块中;
(2)声音采集放大模块实时采集外界声源,经放大消噪后输出电信号至主控模块,主控模块调用存储模块中所存储的语音指令与该电信号进行比较判断是否一致;
(3)若步骤(2)中判断的结果为是,主控模块发出相应的电信号至按摩模块,控制按摩模块执行相应的动作,否则,返回声音采集放大模块实时采集外界声源。
本发明将用户通过训练所发出的声音作为控制指令存储在存储模块中,在使用时,用户发出相应语音指令,通过该指令控制按摩模块动作,无需反复手动操作,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方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中按摩模块的方框图;
图3、4、6分别是本发明中声音采集放大模块、按摩模块、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中存储模块和主控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7是本发明中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声控按摩器,包括声音采集放大模块2,声音采集放大模块2、存储模块4的输出端分别与主控模块3的输入端相连,主控模块3的输出端与按摩模块5的输入端相连,主控模块3收到声音采集放大模块2发出的电信号后,将该电信号与存储模块4内的存储指令比较,发出相应电信号控制按摩模块5动作,电源模块1向声音采集放大模块2、主控模块3和按摩模块5提供电源,如图1所示。
结合图3,所述的声音采集放大模块2包括声音采集电路21和放大电路22,其中声音采集电路21包括两个录音咪头MIC1、MIC2,录音咪头MIC1和MIC2用于采集外界的声音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其中,录音咪头MIC1作为背景音即噪音的采集,录音咪头MICI作为用户声音的采集,经采集后的两路电信号经差分放大后能够有效地消除噪音,抑制干扰,保证用户发声的质量。录音咪头MIC1分两路输出,一路接上拉电阻R1,另一路经电容C1滤波,录音咪头MIC2分两路输出,一路接上拉电阻R2,另一路经电容C6滤波,上拉电阻R1、R2用于将录音咪头MIC1、MIC2输出的电信号拉到与声音采集放大模块2相适应的电压范围内,电容C1、电容C6两输出端分别与两放大电路22的输入端相连。
结合图3,放大电路22的主要器件是芯片U1,芯片U1采用LMV358芯片,其中一路放大电路22由可变电阻R6、电阻R7以及电容C2构成放大电路的输入部分,把电信号输入到芯片U1的第2引脚,其中R6用于调节所采集的背景音的大小。电阻R9、R16和电容C13构成反馈电路;另外一路放大电路22由电阻R14、R8、R3、R4和电容C15、C7构成放大输入电路,把电信号输入到芯片U1的第3引脚,电阻R15与芯片U1的第5引脚连接,作为放大电路22的反馈输入。两路放大电路22输出的电信号经过差分放大后,由芯片U1的第7引脚输出至主控模块3,芯片U1的第8引脚接电源模块1的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同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同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62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