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凸轮轴轴承盖及其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46098.3 | 申请日: | 200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2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曹健;夏德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053 | 分类号: | F01L1/053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凸轮轴 轴承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凸轮轴轴承盖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国内发动机凸轮轴在气缸盖上的固定方式大多为分散式,即凸轮轴的每个轴颈处对应安装一个独立的轴承盖,并用定位螺栓将此轴承盖装配在气缸盖上,然后在气缸盖上加工得到轴承孔。采用这种固定方式的第一轴承盖由于大多采用单一螺栓定位,因此使得轴承盖的定位不够准确,当凸轮轴高速旋转时容易造成轴颈处磨损较大,从而降低了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和减少了凸轮轴的工作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发动机凸轮轴轴承盖,其定位准确且构造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凸轮轴轴承盖,包括设置在轴承盖两端部的定位螺栓孔,所述的轴承盖上还设置有定位销孔,定位销孔的加工基准面以定位螺栓就位后的轴承盖的装配基准面为准。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在轴承盖上除设置了供定位螺栓就位的定位螺栓孔以外,还设置了定位销孔,且定位销孔的加工基准面以定位螺栓就位后的轴承盖的装配基准面为准,经过如此加工所得的轴承盖在装配过程中就不存在定位不够准确以及过定位的现象,从而保证了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且大大延长了凸轮轴的工作寿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发动机凸轮轴轴承盖的加工方法,其步骤如下:
a、首先将轴承盖放置到气缸盖上,并将定位螺栓安装到定位螺栓孔中,使轴承盖10和气缸盖20固定在一起;
b、通过钻孔工具在定位螺栓孔11的旁侧加工出销孔12,销孔12贯穿轴承盖10并伸入气缸盖20的本体。
由此可见,本发明构造简单,定位精度高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轴承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轴承盖的装配及加工定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轴承盖10上仅设置有定位螺栓孔11,轴承盖10单纯地依靠固定在定位螺栓孔11处的定位螺栓30来定位,这种定位方式精确度较低,工作中容易造成凸轮轴磨损和影响发动机的稳定工作。
如图2所示,一种新型发动机凸轮轴轴承盖,包括设置在轴承盖10两端部的定位螺栓孔11,所述的轴承盖10上还设置有定位销孔12,定位销孔12的加工基准面以定位螺栓30就位后的轴承盖10的装配基准面为准。
所述的定位销孔12的加工步骤如下:
a、首先将轴承盖10放置到气缸盖20上,并将定位螺栓30安装到定位螺栓孔11中,使轴承盖10和气缸盖20固定在一起;
b、通过钻孔工具在定位螺栓孔11的旁侧加工出销孔12,销孔12贯穿轴承盖10并伸入气缸盖20的本体。
由上述可知,参看图2,在气缸盖20的机加工阶段,加工凸轮轴轴承孔14时首先将轴承盖10放置到气缸盖20上,并将定位螺栓30安装到定位螺栓孔11中,使轴承盖10和气缸盖20装配固定在一起,也即采用两个定位螺栓30定位轴承盖10;然后以轴承盖10和汽缸盖20的装配基准面为准,在轴承盖10上同时加工两个定位销孔12,所述的定位销孔12贯穿轴承盖10并伸入气缸盖20的本体中;最后向两个定位销孔12中装入两个定位销40。
由于定位销孔12的加工基准面以定位螺栓30就位后的轴承盖10的装配基准面为准,也即定位销孔12的加工是以定位螺栓30的就位为基础来定位的,因此在以后的装配过程中就不存在过定位现象,且装配时轴承盖10的定位将会高度精确,轴承盖10上的半圆轴承孔和汽缸盖20上的半圆轴承孔也不会出现偏心的现象,从而使得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增强,且大大延长了凸轮轴的工作寿命。
如图2所示,所述的定位销孔12对称地设置在轴承盖10的两端部,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减少对轴承盖10的结构的影响,从而保证了轴承盖10本身的结构强度。
所述的定位销孔12设置为2个,有利于增加定位精度且不会导致出现过定位现象。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如图1所示,所述的轴承盖10的两个轴承孔14之间设置有镂空部13。
镂空部13的设置,有利于减轻轴承盖10的重量,同时也可以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镂空部13的横截面有多种选择方式,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镂空部13的横截面呈椭圆状或矩形状,有利于加工制造和提高加工效率。
如图1所示,所述的镂空部13的长轴方向与凸轮轴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镂空部13的上述设置方式,可以在减轻零件重量的同时保证轴承盖10的结构强度,有利于轴承盖10的稳定工作。
如图1所示,所述的横截面为矩形状的镂空部13的四角处均采用圆角过渡,这种处理方式不易产生应力集中,有利于改善镂空处的受力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60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