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竹炭消臭鞋底革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44145.0 | 申请日: | 2008-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0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顾宇霆;王一鸣;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双象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14 | 分类号: | D06N3/14;B32B27/12;A43B13/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45江苏省无锡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竹炭消臭 鞋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革,具体地说是一种采用新型高效的消臭材料——纳米竹炭粉,赋予合成革的表面,制成具有功能性的纳米竹炭消臭鞋底革。
背景技术
早期的抗菌都是采用铜、银、锌等金属离子或其化合物以及泡沸石等固体粒子为抗菌除臭材料。近期还有负离子材料等用作抗菌除臭剂。这些抗菌除臭材料普遍受到人们的好评。由于纳米竹炭具有吸附、释放远红外线、释放负离子、释放微量元素、控制微生物繁殖、驱虫杀菌、抗氧化、静电屏蔽、防电磁波辐射等功能,所以在鞋材的应用上更有优越性。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将这种物质所具有的特点应用于鞋底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纳米竹炭消臭鞋底革,采用天然的纳米竹炭粉,赋予合成革的表面,使鞋底革具有良好的除臭功能。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包括鞋底革的基布与表皮层,其特征是:在鞋底革的表皮层内有纳米竹炭,所述纳米竹炭的颗粒大小为50~150nm。
所述鞋底革基布的纤维采用合成纤维,所述合成纤维包括锦纶纤维或涤纶纤维。
所述鞋底革的基布由纤维经梳理成网后,再经针刺或高速水刺制成非织造布或机织布或编织布,或者非织造布与机织布、编织布的复合基布。
一种纳米竹炭消臭鞋底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将鞋底革的基布含浸浓度为10~15%的聚酯型聚氨酯树脂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再取出基布并放入含有10~15%的二甲基甲酰胺的水溶液中,使基布中的聚酯型聚氨酯树脂凝固;加工后基布的厚度为0.4~1.2mm,聚氨酯树脂含量为40~180g/m2,聚氨酯固化后形成多孔物质;
在离型纸上,把聚氨酯树脂浆料5~10份,纳米竹炭0.1~2份和二甲基甲酰胺100份搅拌成均匀的混合液,其粘度为25~35Pa·s;用刮刀将所述混合液以100~150g/m2的用量覆在离型纸上,经100~130℃的热风干燥2~5分钟,形成纳米竹炭涂层;然后再在纳米竹炭涂层上,用刮刀涂覆100~155g/m2的聚氨酯粘合剂,再与所述基布贴合,然后以110~130℃的热风干燥,约2~5分钟后,冷却卷成卷,成卷后的产品在45~65℃的室内熟化36~48小时,使纳米竹炭涂层和所述基布充分结合形成鞋底革,再将所述鞋底革和离型纸分离。
所述合成纤维包括锦纶纤维或涤纶纤维。
所述锦纶纤维为锦纶6纤维,细度3.5D,长度51mm,纤网克重500g/m2,针刺数为1100~1200刺/m2,经100~130℃热轧烫平,针刺基布克重300~350g/m2,表观密度为0.25~0.3g/cm3。
所采用的竹炭是以天然竹为原料,经高温800~1000℃以内的温度碳化,后经多道物理研磨而制得的竹炭粉,颗粒约在50~150nm,其分子呈六角形,孔隙发达,竹炭内有微细通道,比表面积极高,比表面积可达到400m2/g,因此吸附能力极强,能充分有效地吸附空气中有害化学物质及臭气、异味和湿气。此外,竹炭还具有产生负离子和释放远红外功能,此外能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所述nm即纳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把纳米竹炭被覆于鞋底革的表面,制成消臭鞋底革。人们在穿鞋行走或运动时,足底和对底革面的不断摩擦、以及人体的体重因受地心引力作用,其重量都置于足底加之鞋内的空气环境差,极易因汗液分泌产生恶臭。由于竹炭的表面的细孔结构及它的化学成分,致使竹炭具有吸湿放湿平衡作用即双向调湿作用,可保持鞋内湿度平衡,保持鞋内干燥,抑制了鞋内微生物的滋生。同时竹炭除富含微量元素外还含有天然竹醋成分,可以杀菌。
本发明是在浸泡弹性聚合体的纤维基布表面形成含纳米竹炭的被覆层,制成具有功能性的纳米竹炭鞋底革。
形成鞋底革基体的纤维,通常为锦纶、涤纶等合成纤维,这些纤维可以是实心的或空心的纤维,这些纤维经梳理成网、针刺或高速流体缠合成非织造布、织造布、编织物,或者非织造布、织造布及编织物组成的复合基布,这些基布浸泡弹性聚合物的溶液或分散液。在浸泡前按需要基布可经热轧工序使其表面平滑的处理,再进行弹性聚合物的浸泡,湿法凝固、水洗、烘燥。形成具有多孔质的纤维基布,其厚度为1.0~3.0mm。弹性聚合物采用聚氨酯弹性体可添加稳定剂、凝固调节剂等各种助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双象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双象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41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动滚筒新型复合防滑橡胶板
- 下一篇:环保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