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气涡轮增压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43844.3 | 申请日: | 2008-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8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中;陆家祥;钱莉红;顾鹰;淦洁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立新增压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17/14 | 分类号: | F01D17/14;F02B37/12;F02C6/1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10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 涡轮 增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内燃机的废气涡轮增压器。
背景技术
舌形挡板变截面涡轮广泛应用于车用柴油机及新型车用汽油机上,对船用柴油机、内燃机车用柴油机解决变工况贫气问题也很实用。
量大面广的内燃机采用废气涡轮增压器,在同样的工作容积中增加了空气量,可以多喷油,并且改善了燃烧过程,因而大幅度提高了内燃机的比功率,降低了比油耗,减少了排气中的污染物。
然而在发动机低转速、小负荷工况下,废气能量有限,增压器转速不高,增压空气流量少,压力低,而低速大扭矩工况却要求多供油,这就产生低速贫气,燃烧恶化,尤其高速发动机流量范围宽,增压器可用流量范围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加速性能好的废气涡轮增压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气涡轮增压器,具有流过废气的涡壳、设置在涡壳内的涡轮,涡壳内具有环形气流道,环形气流道的内环部位上开设有用于气体吹向涡轮的环形喷嘴,环形气流道上连通有进气管,用于流进废气,环形气流道上设置有用于改变连通处截面面积的调节装置,可以减小流道截面积,加大膨胀力度,提高增压器转速。
进一步,为了减少流动损失,用于改变连通处截面面积的调节装置包括绕自身转动的舌形挡板,舌形挡板的根部活动连接在涡壳上,舌形挡板由设置在涡壳外侧的执行机构控制转动角度。
为了灵活改变舌形挡板的角度,舌形挡板通过执行机构控制弧形齿条、直齿条绕自身转动的,弧形齿条固定在舌形挡板的头部,弧形齿条与直齿条啮合,直齿条由执行机构控制直线移动。
为了提高流动效率,环形气流道的径向截面呈圆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有很好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废气涡轮增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涡壳,2.涡轮,3.环形气流道,4.环形喷嘴,5.进气管,6.调节装置,7.舌形挡板,8.执行机构,9.弧形齿条,10.直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所示的最佳实施方式的废气涡轮增压器,具有流过废气的涡壳1、设置在涡壳1内的涡轮2,涡壳1内具有环形气流道3,环形气流道3的内环部位上开设有用于气体吹向涡轮2的环形喷嘴4,环形气流道3上连通有进气管5,用于流进废气,环形气流道3上设置有用于改变连通处截面面积的调节装置6,可以减小流道截面积,加大膨胀力度,提高增压器转速。
用于改变连通处截面面积的调节装置6包括绕自身转动的舌形挡板7,舌形挡板7的根部活动连接在涡壳1上,舌形挡板7由设置在涡壳1外侧的执行机构8控制转动角度,改善工作环境,减少流动损失,舌形挡板7通过执行机构8控制弧形齿条9、直齿条10绕自身转动的,弧形齿条9固定在舌形挡板7的头部,弧形齿条9与直齿条10啮合,直齿条10由执行机构8控制直线移动,可灵活改变舌形挡板7的角度,加大气流流入涡轮2的动力,弧形齿条9和直齿条10均安装在涡壳的夹层内,避免了高温气流的冲击,使其不易被损坏,环形气流道3的径向截面呈圆形,提高气流的流动效率。
本发明实施时,废气进入进气管5,向着环形气流道3流动,通过拉动直齿条10,带动弧形齿条9转动,从而调节舌形挡板7的角度,使得环形气流道3的进气口面积发生变化,当舌形挡板7向着离开涡轮2方向转动时,环形气流道6的进气口面积减小,进入涡轮2的气流速度增大,涡轮2的转速变大,提高了动能,反之,速度减小,减少动能,根据需要对舌形挡板7进行调节,达到所需要的动能。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立新增压器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立新增压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38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