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熏蒸剂的复配方法及复配熏蒸剂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39612.0 | 申请日: | 200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3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顺合;慈颖;张乐;王林;李金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N59/10 | 分类号: | A01N59/10;A01N59/00;A01N25/18;A01P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李柏 |
地址: | 10012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熏蒸剂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熏蒸剂领域,涉及一种熏蒸剂的复配方法及由硫酰氟和氯气 两种成分复配成的熏蒸剂。
技术背景
目前使用的熏蒸剂主要有溴甲烷、环氧乙烷、硫酰氟和磷化氢等,开发 一种新的熏蒸剂无论从时间、资金投入上都会很高,而且存在着较大的风险 性。另外,单一成份的熏蒸剂往往不能满足生产实践中的要求,比如,硫酰 氟穿透性好,杀灭昆虫的成虫、幼虫和灭鼠效果好,残留较低,是一种很好 的熏蒸剂(郑剑宁等人.2007.硫酰氟在有害生物控制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媒介 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8(1)73~75),但是该熏蒸剂的杀灭虫卵的效果较差。 李望昌等人提出的熏蒸剂无杀菌作用(2003.硫酰氟的杀虫药效及毒理学研究.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6(2)113~115)。将有不同作用的熏蒸剂或再包含其 它成份的药物等进行复配以发挥它们的各自长处,能够更好地为检疫处理、 粮食保存、文物档案保存等多方面进行服务。复配熏蒸剂是现在熏蒸剂研制 的一个重要方向,国内曾有厂家将环氧乙烷与硫酰氟复配以达到杀虫、灭鼠 和消毒的效果,但环氧乙烷已被证明是一种具有强致癌作用的熏蒸剂,因此 在海关口岸卫生处理中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所以,研究者们又在寻找与硫 酰氟复配的气体。
氯气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但是氯气的腐蚀性强,将硫酰氟和氯气按一 定的比例进行复配,既保持硫酰氟原有的杀虫、灭鼠作用,又具有很好的的 杀菌效果,而且又能降低复配熏蒸剂中氯气的腐蚀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尚 未有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熏蒸剂的复配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由硫酰氟和氯气两种成分复配成的熏蒸剂,该 熏蒸剂具有杀虫、灭鼠和消毒功能。
本发明的熏蒸剂的复配方法为:先将硫酰氟气体充入钢瓶内,然后再将 氯气充入同一钢瓶中,在钢瓶中得到硫酰氟和氯气的复配熏蒸剂;或
先将氯气充入钢瓶内,然后再将硫酰氟气体充入同一钢瓶中,在钢瓶中 得到硫酰氟和氯气的复配熏蒸剂。
在钢瓶(钢瓶及其阀门耐氯气腐蚀)中的硫酰氟和氯气的质量比范围在 85%~95%∶5%~15%之间。
本发明的复配熏蒸剂为含有硫酰氟和氯气两种成分的一种复配熏蒸剂, 其中硫酰氟和氯气的质量比范围在85%~95%∶5%~15%之间。
本发明中硫酰氟和氯气采用了不同比例的复配,并进行了金黄色葡萄球 菌和大肠杆菌的杀灭菌率和金属腐蚀性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通过杀灭菌率实验和金属腐蚀性实验,结果显示硫酰氟和氯气的质量比 范围在85%~95%∶5%~15%之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杀灭菌 率达到99.0%,对铜和铝轻度腐蚀,对铁和不锈钢基本无腐蚀。
本发明的方法简单、实用,所得复配熏蒸剂既提高了熏蒸气体的灭菌效 果,又降低了复配熏蒸剂中氯气的腐蚀性;同时具有杀虫、灭鼠和消毒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钢瓶进行抽真空处理,然后用电子秤对钢瓶进行称重;将抽真空后的 钢瓶的进气口与硫酰氟气瓶的出气口相连接,利用钢瓶的真空度将硫酰氟气 体吸入到钢瓶中,用电子称对钢瓶再次称重,两次重量差即是钢瓶中硫酰氟 的质量;将装有硫酰氟的钢瓶的进气口再与氯气瓶的出气口相连接,利用钢 瓶中剩余的真空度和氯气瓶的压力,压入一定量的氯气进入钢瓶中,用电子 秤进行称重,得到硫酰氟和氯气的复配熏蒸剂,保证硫酰氟和氯气的质量比 为85%∶15%。
实施例2
将钢瓶进行抽真空处理,然后用电子秤对钢瓶进行称重;将抽真空后的 钢瓶的进气口与硫酰氟气瓶的出气口相连接,利用钢瓶的真空度将硫酰氟气 体吸入到钢瓶中,用电子称对钢瓶再次称重,两次重量差即是钢瓶中硫酰氟 的质量;将装有硫酰氟的钢瓶的进气口再与氯气瓶的出气口相连接,利用钢 瓶中剩余的真空度和氯气瓶的压力,压入一定量的氯气进入钢瓶中,用电子 秤进行称重,得到硫酰氟和氯气的复配熏蒸剂,硫酰氟和氯气的质量比为95 %∶5%。
实施例3
采用实施例1方法得到的含有硫酰氟和氯气的复配熏蒸剂进行杀灭菌实 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96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米面条手动成型机
- 下一篇:伸缩拐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