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1T1C铁电存储器的动态自适应参考产生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9351.2 | 申请日: | 200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5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贾泽;邹重人;刘雷波;任天令;陈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11C11/22 | 分类号: | G11C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童晓琳 |
地址: | 100084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t1c 存储器 动态 自适应 参考 产生 电路 | ||
1.一种用于1T1C铁电存储器的动态自适应参考产生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电 路包括:交叉耦合型灵敏放大器(101)、第一电流镜(102)、第二电流镜(103)、第 一电压电流转换PMOS管(104)、第二电压电流转换PMOS管(105)、第三电压电 流转换PMOS管(106)、交叉耦合型灵敏放大器控制管(107)、第一预放电NMOS 管(108)、第二预放电NMOS管(109)、反馈NMOS管(110)、第一电压电流转换 PMOS管的使能管(111)、第二电压电流转换PMOS管的使能管(112)和第三电压 电流转换PMOS管的使能管(113);
所述交叉耦合型灵敏放大器(101)的输入端sen和输入端senb分别接第一电 流镜(102)和第二电流镜(103)的输出端;
所述第一电流镜(102)输入端接第一电压电流转换PMOS管(104)的漏极;
所述第二电流镜(103)输入端接第二电压电流转换PMOS管(105)和第三电压 电流转换PMOS管(106)的漏极;
所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PMOS管(104)的栅极接存储单元(D)的位线(BL);第 二电压电流转换PMOS管(105)的栅极接参考单元(1)的位线(RBL);第三电压电流 转换PMOS管(106)的栅极接参考单元(0)的位线(/RBL);
所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PMOS管的使能管(111)、第二电压电流转换PMOS 管的使能管(112)和第三电压电流转换PMOS管的使能管(113)的栅极接(sdn)控制 信号;
所述第一电压电流转换PMOS管的使能管(111)的漏极接第一电压电流转换 PMOS管(104)的栅极;
所述第二电压电流转换PMOS管的使能管(112)的漏极接第二电压电流转换 PMOS管(105)的栅极;
所述第三电压电流转换PMOS管的使能管(113)的漏极接第三电压电流转换 PMOS管(106)的栅极;
所述交叉耦合型灵敏放大器控制管(107)的栅极接交叉耦合型灵敏放大器 (101)的使能信号(sapn),漏极接交叉耦合型灵敏放大器(101)的供电端;
所述第一预放电NMOS管(108)的漏极接交叉耦合型灵敏放大器(101)的输出 端(sen),第二预放电NMOS管(109)的漏极接交叉耦合型灵敏放大器(101)的输出 端(senb);第一预放电NMOS管(108)的栅极和第二预放电NMOS管(109)的栅极 接(pre)控制信号。
所述反馈NMOS管(110)的漏极接交叉耦合型灵敏放大器(101)的电流输入 端,栅极直接接存储单元(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935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功率分流式CVT变速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硬盘盘基片的抛光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