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汝窑玛瑙釉及其加工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1387.6 | 申请日: | 2008-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7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郭秀贞;张天庆;张颖政;张颖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秀贞 |
主分类号: | C04B41/86 | 分类号: | C04B41/8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67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玛瑙 及其 加工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汝窑玛瑙釉,还涉及一种该汝窑玛瑙釉的加工方法及应 用,特别是在汝瓷上的应用,同时涉及一种汝瓷,属于硅酸盐陶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汝窑为我国宋代汝、哥、官、定、钧五大名窑之一,因处汝州而得名, 所产的汝瓷驰名中外,故有“青如天,美如玉,蝉翼开片,裹足支烧釉满足” 的典型特色。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一代名窑汝窑曾停止烧造,因烧造 时间较短,目前世界各国和我国各大博物馆现藏不足百件,成为稀世珍宝。 现有的汝窑釉属长石釉,烧成温度较低,釉面耐磨性及抗机械能力较差,且 玉石感不足,如果温度烧的过高就会产生淌釉现象,为了迁就釉,胎就不能 完全致密化,扣击胎体有沙哑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玉质感好、乳光效果好的汝窑玛瑙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该汝窑玛瑙釉的加工方法及在汝瓷上的应用,同时 提供了一种汝瓷。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汝窑玛瑙釉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汝窑 玛瑙釉,含有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玛瑙石6~26份,长石40~65份,方解石 10~23份,黑青石13~28份,斑化石3~8份,滑石2~4份,栗木灰5~10份。
本发明汝窑玛瑙釉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玛瑙石进行煅烧预处理,煅烧温度为900~1200℃,粉碎为颗粒状或 者粉状;
2)将长石,方解石,黑青石,斑化石及滑石分别进行精炼,淘洗,粉碎 为颗粒状或者粉状;
3)将栗木灰及步骤1)和2)中处理后的各石料按照比例均匀混合,再 加水进行球磨得到釉浆;
4)调节釉浆的浓度为56~62度,然后将调节后的釉浆进行除铁,陈腐, 得到汝窑玛瑙釉。
所述的汝窑玛瑙釉含有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玛瑙石6~26份,长石40~65 份,方解石10~23份,黑青石13~28份,斑化石3~8份,滑石2~4份,栗木 灰5~10份。
本发明汝窑玛瑙釉在汝瓷上的应用,该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1)将搅匀的汝窑玛瑙釉均匀的施釉在坯体上;
2)将已施釉的坯体置入窑炉中进行烧制,烧制过程中首先利用氧化火焰 将烧制温度逐渐升至900~1010℃,再利用还原火焰将烧制温度继续升至 1220~1260℃,然后在1220~1260℃温度下保温烧制10~20分钟,最后停止烧 制,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具有汝窑玛瑙釉的汝瓷。
步骤1)中所述的汝窑玛瑙釉含有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玛瑙石6~26份, 长石40~65份,方解石10~23份,黑青石13~28份,斑化石3~8份,滑石2~4 份,栗木灰5~10份。
在步骤1)中施釉之前对坯体进行预处理,该处理方法为:首先对成型的 坯体进行素烧,再对素烧后的坯体进行浮尘清除,然后进行补水处理。
步骤2)中所述利用还原火焰烧制及保温烧制时窑炉内的气体气氛包含重 量百分比的氧气0.8~1.2%,一氧化碳2~9%。
本发明的汝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汝瓷,包括坯体和釉,所述的 坯体的组分中含有重量百分含量为5-6%的玛瑙石。
所述的釉含有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玛瑙石6~26份,长石40~65份,方 解石10~23份,黑青石13~28份,斑化石3~8份,滑石2~4份,栗木灰5~10 份。
玛瑙石,即玛瑙,其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密度为2.60~2.66,硬度为7, 具有蜡状光泽,内含有铁、钙、镁等多种微量元素,呈现出红、黑、白、灰、 紫、青、黄、褐等不同颜色。在坯体和釉中加入玛瑙,可以提高汝瓷的机械 强度,玛瑙中的微量元素有助于汝瓷成色,提高汝瓷釉面的光洁度和玉石感。
长石在汝窑玛瑙釉中为助熔剂,能增加汝窑玛瑙釉的白度和光泽度。
方解石在汝窑玛瑙釉中为助熔剂,缩短烧成时间,增加瓷器的透光度, 提高坯体与釉之间的结合力。
黑青石和斑化石在汝窑玛瑙釉中均为助溶剂和着色剂,在黑青石和斑化 石中含有微量的三氧化二铁,使烧制成的汝瓷呈现出豆绿,天青,粉青或者 淡青的色彩。
滑石中所含有的氧化镁成分在汝窑玛瑙釉中为助溶剂,促使坯体与釉之 间中间层的生成,改善汝瓷的热稳定性,扩大烧成范围,增强乳浊作用。
汝窑玛瑙釉中的栗木灰能使烧成的汝瓷的釉面产生乳光效果,提高汝瓷 的观赏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秀贞,未经郭秀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13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现钕铁硼永磁体件之间绝缘的粘接方法
- 下一篇:漆包机的收线轴端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