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甲烷合成气生产甲醇联产甲烷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26890.2 | 申请日: | 200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0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常俊石;田文堂;蒋建明;张梅香;孟令龙;史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新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9/04 | 分类号: | C07C9/04;C07C1/04;C07C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维真;王建国 |
地址: | 100176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烷 合成气 生产 甲醇 联产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甲烷合成气生产甲醇、甲烷的新工艺,特别涉及利用合成甲醇 弛放气中残余的有效成份合成甲烷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合成气生产甲醇的工艺,根据原料来源主要有四种:煤气化、天然气、 焦炉煤气、油品。工业上合成甲醇工艺流程主要有高压法和中、低压法。无论采 用何种工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工序,见附图1。
在合成气直接生产甲醇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劣势:
1、氢碳比为2.05~2.1/1,CO2含量为1~3%,这就要求变换和脱碳工段工 艺条件苛刻;
2、原料气富含的CH4作为惰性气体被弛放,造成了能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3、没有完全反应的合成气被燃烧掉或被弛放,降低了原料气的利用率。
甲烷化技术最早应用在合成氨工艺中以除去原料气中的CO和CO2,四十 年代,国外就十分重视甲烷化制取合格的天然气和城市煤气技术的研究,通过部 分或者全部甲烷化使煤气中大部分CO与H2反应转化为高热值的甲烷,从而生 成SNG(替代天然气),可以降低合成气中CO的含量,进而降低其毒性,并提 高气体的热值。甲烷化工艺分为不耐硫和耐硫工艺,其基本工艺流程见附图2。
在合成气直接生产甲烷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劣势:
1、甲烷化反应是强放热反应,高CO含量的合成气进行甲烷化反应放出的 热量回收效率的问题到目前还是个没有完全攻克的难题;
2、由合成气直接生产甲烷的反应中,会生成大量的水,原料H2的利用率就 降低了,这样就增大了对变换工段的要求。
发明内容
目前,由含CH4的合成气直接生产甲醇、合成气直接生产甲烷的工艺已经 很成熟,但是它们都存在没有充分利用资源,造成一定经济损失,成本高、工艺 条件苛刻等问题。
若把这两种工艺结合起来,利用含甲烷合成气生产甲醇,然后再利用合成甲 醇弛放气中残余的有效成分H2、CO、CO2合成甲烷。可以增加原料气的利用率, 并与原料气体中含的甲烷一同回收,可作为生产清洁能源CNG(压缩天然气)、 LNG(液化天然气)的原料。
目前此工艺在国内外还未见报道,甲醇和甲烷两种产品的比例可以根据合成 气的成份和市场需求或产品价格进行调控,调控方法可用调节氢碳比的方法使合 成气适合于生产甲醇或甲烷,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原料合成气来源于煤气化、天然气、焦炉煤气或油品。由于石油和天然气资 源日益紧缺,所以煤基合成气成为关注的焦点,气化方式可以是传统煤气化、地 下煤气化、催化气化、焦炉气、德士古气化等,各组分含量范围:
对于合成甲醇的弛放气只要H2/CO比适宜就可以合成符合要求的产品甲烷, 这样就对变换工段的要求不高。
若以甲烷为主要目的产物,因为CO2也可以进行甲烷化反应,所以对脱碳 工段的要求不高,CO2的含量范围可以扩大到1~20%,只要H2/CO2比适宜就可 以合成符合要求的产品甲烷。
采用该工艺技术路线,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又能够减少排放,实现节能减 排,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甲烷合成气生产甲醇联产甲烷的新工艺。
本发明工艺流程的叙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新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奥新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68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改性留置针用复合材料
- 下一篇:用于钕铁硼产品磨削加工的载料盘和上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