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液分离器、高温再生器及吸收式制冷机以及吸收式热泵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14001.0 | 申请日: | 200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3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竹村与四郎;入江智芳;村田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F25B33/00;F25B15/02;F25B3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雒运朴;经志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器 高温 再生 吸收 制冷机 以及 式热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液分离器、高温再生器及吸收式制冷机以及吸收式热 泵,特别是涉及小型且气液分离性能优越的气液分离器、具备该气液分 离器的高温再生器及吸收式制冷机以及吸收式热泵。
背景技术
在吸收式制冷机的高温再生器中,通过加热稀溶液使制冷剂蒸汽蒸 发,而将稀溶液再生成浓溶液。此时,存在为了将制冷剂蒸汽和浓溶液 分离并分别取出而具有气液分离器的高温再生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 1)。作为以往的高温再生器所具有的气液分离器,有以下这样的构造: 设置有从圆筒状的气液分离器的顶板向铅直下方延伸到气液分离器的 中间的挡板,在由挡板所分割的上部的空间的一方的上部侧壁,形成有 导入口,用于将因稀溶液的加热而分离的制冷剂蒸汽和浓溶液的混合流 体进行导入,在另一方的顶板形成有导出口,用于导出被分离的制冷剂 蒸汽。在该气液分离器中,从导入口导入的混合流体由挡板引导而朝向 下方,并在挡板的下方空间翻转上升。而且,在混合流体由于挡板而朝 向下方流动时和在挡板的下方空间翻转上升时,浓溶液从混合流体中被 分离,制冷剂蒸汽翻转上升而浓溶液下降。此外,也有在取出蒸汽的吸 收式热泵上设置气液分离器的情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085619号公报(图1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38614号公报(图2~5等)
在上述那样的构造中,若减小发挥上述那样的作用的气液分离器的 尺寸,则有时浓溶液会混入从导出口导出的制冷剂蒸汽中,因而气液分 离性能下降。因此,在上述那样的构造的气液分离器中,为了充分地从 混合流体中分离制冷剂蒸汽,并取出制冷剂蒸汽和浓溶液,而不得不加 大气液分离器的尺寸形状,因而难于适应小型化的要求。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课题,目的在于提供,小型且气液分离性能优越 的气液分离器、小型且能够取出充分分离的制冷剂蒸汽和浓溶液的高温 再生器、小型且效率高的吸收式制冷机以及吸收式热泵。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涉及的气液分离器,例如图 1所示,从混合了气体Va和液体Sa而得到的混合流体Fm中分离气体 Va和液体Sa,该气液分离器20具备:挡板21,用于使所导入的混合 流体Fm与其碰撞并分离液体Sa;隔板22,其将气液分离器20内分隔 为入口室28和出口室29,其中入口室28形成有用于导入混合流体Fm 的导入口28d,出口室29形成有用于导出从混合流体Fm中分离的气体 Va的气体导出口29e,该隔板22包含板状部件24而构成,且该板状部 件24用于使利用挡板21而分离了液体Sa的混合流体Fm与其碰撞, 来进一步分离液体Sa。
根据这样的构成,由于具备包含板状部件而构成的隔板,因此未被挡 板分离完的液体会被板状部件分离,即使减小气液分离器的尺寸也能够在 板状部件处将气体和液体充分地分离,从而成为小型且气液分离性能优越 的气液分离器。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涉及的气液分离器,例如图1所示,在上 述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涉及的气液分离器20的基础上,挡板21与隔板22 一体构成;在入口室28及出口室29的下部,形成有连通入口室28和 出口室29的连通口27;在导入口28d的下端的下方且形成于隔板22 的开口部23的出口室29侧,沿着隔板22的面排列配设有多个板状部 件24。在此,开口部23,典型地是,以其上端位于导入口28d的下端 的更下方的位置的方式形成于隔板22。
根据这样的构成,由于在导入口的下端的下方且形成于隔板的开口 部的出口室侧,沿着隔板的面排列配设有多个板状部件,因此被导入的 混合流体会沿着挡板下降从而液体被分离,在混合流体通过多个排列配设 的板状部件的间隙时液体被进一步分离,从而能够将气体和液体充分地分 离,成为小型且气液分离性能优越的气液分离器。
另外,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涉及的气液分离器,例如图1所示,在上 述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涉及的气液分离器20的基础上,板状部件24,是 以通过折弯而形成的棱线大致铅直的方式而配设的。
根据这样的构成,由于被板状部件分离的液体沿着板状部件的平面滴 落到下方,因此能够提高气液分离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未经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40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对电路进行评估的方法、系统和程序产品
- 下一篇:关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