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程控制系统,电子设备,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13783.6 | 申请日: | 200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3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弦本隆志;中野政弘;胜山明;池田恭久;中村哲也;菊池和纪;山崎贵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8C23/04 | 分类号: | G08C23/04;G08C17/02;H04N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小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 控制系统 电子设备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远程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和用远程控制器来操作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操作电子设备(例如电视接收机)的用户界面,广泛地使用了远程控制器。作为远程控制器,使用红外通信系统的红外远程控制器已经很普通了。例如,能够操作由多个厂商制造的多种类型的电子设备的多功能远程控制器(multi remote controller)和从源远程控制器接收红外光代码、分析它们,并存储所分析的代码的学习远程控制器(learning remote controller)已经商用。
近来,作为用红外远程控制器操作的电子设备,使用显示面板(如液晶面板或等离子显示面板(PDP))的平板(flat panel)电视接收机(以下,有时称其为平板TV)已经变得很普通了。但是,平板TV可能辐射其波长类似于从红外远程控制器发出的红外信号的波长的光。
在此情况下,在接通平板TV的电源时,如果从显示面板上发出的光进入到平板TV的光接收部分,则该光干扰从红外远程控制器发出的红外信号。于是,变得难以用远程控制器来操作平板TV。具体地,使用PDP的平板TV可能辐射其波长类似于红外信号的波长的光。
作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已知如下方法:在平板TV的光接收部分上安置光学过滤器,该光学过滤器能够截断其波长类似于从红外远程控制器发射的红外信号的波长的光。此外,如果辐射具有与红外信号的波长类似的波长的光,已知如下方法:在整个显示面板上安置光学过滤器,该光学过滤器截断具有该波长的光。
然而,如果将这样的光学过滤器安置在光接收部分或整个显示面板上,电子设备的成本将不利地增加。
在这样的情况下,近来,使用工业的、科学的和医学用(ISM)频带(即2.4GHz频带)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无线电远程控制器已经受到了人们关注(以下,将它们称为无线电远程控制器)。由于无线电远程控制器通过无线电通信将信号传送给电子设备,因此,从电子设备的显示面板辐射的光不会干扰从远程控制器上传送的信号。这样,不必将光学过滤器安置在电子设备的光接收部分或整个显示面板上。
无线电远程控制器具有以下特征:即使在无线电远程控制器和电子设备之间有障碍物的情况下,也能控制电子设备,不用将它指向电子设备。
在如己公开的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2-16988公开物中所揭示的下列文件中描述了关于使用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无线电远程控制器的技术。
发明内容
然而,目前,由于红外远程控制器是主流,如果电子设备被设计以只用无线电远程控制器来操作,则将出现如下问题:用户不能用他或她的红外远程控制器(例如多功能远程控制器、学习远程控制器)来操作电子设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允许电子设备能够用红外远程控制器和无线电远程控制器两者来操作。
鉴于上述,希望提供一种允许选择性地使用红外远程控制器和无线电远程控制器的远程控制系统、电子设备以及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远程控制系统。该远程控制系统包括:红外远程控制器和无线电远程控制器。红外远程控制器产生包含与用户的操作相对应的命令的第一串行信号,并通过红外通信来输出第一串行信号。无线电远程控制器产生包含与用户的操作相对应的键号(key number)的代码信号,并通过无线电通信来输出所述代码信号。电子设备包括光接收部分、无线电接收部分、选择部分和控制部分。该光接收部分接收第一串行信号。无线电接收部分接收代码信号,并将代码信号转换成包含与键号相对应的命令的第二串行信号,并产生表示已接收代码信息的控制信号。选择部分根据是否提供了所述控制信号选择第一串行信号和第二串行信号之一,并输出所选择的串行信号,以便当提供了所述控制信号时,选择部分选择第二串行信号。控制部分根据在由所述选择部分选择的所述第一串行信号或所述第二串行信号中所包含的命令来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每个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未经索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37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