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阀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13246.1 | 申请日: | 200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8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G·诺尔;J·阿布特;W·拉姆勒;M·科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费斯托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1 | 分类号: | F15B13/01;F15B13/02;F15B13/08;F15B21/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祥夌;杨松龄 |
地址: | 德国埃***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 ||
1. 一种流体动力阀组件(13a和13b),其包括:
用于流体的供给端口(24);和
至少一个气动流体动力阀(38),其能够通过所述阀组件(13a和13b)的控制接口(36)而被控制,以用于利用动力端口(20a,21a,20b和21b)基于所供给的流体来控制流体动力工具(12a,12a'和12b),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组件(13a和13b)具有集成在所述流体动力阀组件的壳体(26)中的用于输出开关信号(54)的至少一个开关输出端(52a,91和52b),所述开关信号(54)控制开关装置(49a和49b)以使所述流体动力工具(12a,12a'和12b)不被促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组件以根据至少一个传感器信号(47,56,58,63,74和75)或者由控制装置(39)产生的控制信号的方式产生所述开关信号(54)。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组件包括传感器装置(46),其用于以根据所述阀组件(13a和13b)或所述流体动力工具(12a,12a'和12b)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的方式产生传感器信号(47,56,58,63,74和75)。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装置(46)包括响应于在动力端口(20a和21a)处或在所述供给端口(24)处存在的压力的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43至45),和/或响应于所述气动流体动力阀(38)的阀部件的位置的位置传感器(62),和/或温度传感器(55),和/或电压传感器(59),和/或至少一个安培传感器(60)。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开关输出端(52a,91和52b)能够被参数化。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49a和49b)包括放置于所述阀组件(13a和13b)和所述流体动力工具(12a,12a'和12b)之间的阀装置(51)。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包括作用于所述流体动力工具(12a,12a'和12b)的促动器部件(35a和35b)的制动装置和/或夹紧装置。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组件还具有控制所述气动流体动力阀(38)的控制装置和/或用于调节所述阀(38)的调节装置(72)。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72)适合于控制所述气动流体动力阀(38)。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39)或所述调节装置(72)适合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开关输出端(52a,91和52b)。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组件还包括开关阀,和/或连续阀,和/或调节阀,和/或5/3方向阀(38)。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接口(36)和所述至少一个开关输出(52a,91和52b)被连接,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开关输出端(52a,91和52b)能够由所述控制接口(36)直接操作。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接口(36)包括现场总线接口。
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组件还包括用于与另外的阀组件(13a和13b)串联的串联接口(41)。
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组件还包括用于传递与所述阀组件(13a和13b)相关和/或与连接至所述阀组件(13a和13b)的装置相关的诊断数据和/或装置数据的传递装置(78)。
1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组件还包括用于传递所述开关装置(49a和49b)的至少一个开关状态的传递装置(7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费斯托股份有限两合公司,未经费斯托股份有限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32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