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分散聚合物/碳酸钙复合微粒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204042.1 申请日: 2008-12-04
公开(公告)号: CN101429284A 公开(公告)日: 2009-05-13
发明(设计)人: 李为;武培怡 申请(专利权)人: 复旦大学
主分类号: C08J3/21 分类号: C08J3/21;C08L1/00;C08K3/26;C09C1/02;C09C3/10
代理公司: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 磊
地址: 20043***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分散 聚合物 碳酸钙 复合 微粒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有机无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分散聚合物/碳酸钙复合微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酸钙是自然界最广泛存在的无机矿物之一。一方面,作为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碳酸钙被广泛应用于建材、橡胶、塑料、涂料、造纸、日用化工等行业。根据粒径的不同,碳酸钙可被分为微粒、微粉、微细、超细、超微细等几大类,分别应用于不同的行业。另一方面,作为生物矿物的主要无机成分之一,在蛋白质、多糖等有机基质诱导之下形成的碳酸钙(如无脊椎动物的贝壳),相比于自然界形成的碳酸钙,具有高度有序的结构和良好的力学性能(如良好的机械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在生物体中起着结构支撑、保护等功能(S.Mann,G.A.Ozin,Nature 1996,382,313)。近年来,利用仿生的办法,通过有机物的引导作用来制备具有高度有序结构和良好力学性能的有机物/碳酸钙复合材料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目前制备有机物/碳酸钙复合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双注射法,过饱和溶液法,双扩散法等。采用的有机基质多种多样,从有机小分子到实验室合成的分子量几十万的大分子;从合成的聚合物到直接从生物体中分离得到的蛋白质,多糖;从可溶性的有机添加剂到自组装单分子膜、碳纳米管等不溶模板,均被用来调节碳酸钙生长的微环境,进而得到结构不同性能各异的有机物/碳酸钙复合微粒以及研究其作用机理(S.H.Yu,H.Colfen,J.Mater.Chem.2004,14,2124)。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在实验室里合成的有机物虽然能够有效地调节碳酸钙的晶型和形貌,得到结构有序的有机物/碳酸钙微粒,但由于实验成本较高,仅适于作基础研究,将之作为投入大规模的生产碳酸钙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方法显然不适合。碳酸钙在自然界中存在有三种晶型:方解石(calcite),文石(aragonite),球霰石(vaterite),其中方解石为热力学最稳定相,文石次之,球霰石最不稳定。在工业应用中,三种晶型的碳酸钙都有各自的用途,方解石的用途最广。

单分散微球在染料,建材工业上有着重要的用途,最近Yu等人采用以水/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溶剂为媒介的方法制备了单分散性良好的碳酸钙微球(X.H.Guo,S.H.Yu,G.B.Cai,Angew.Chem.Int.Ed.2006,45,3977)。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密闭体系中二氧化碳扩散的方法,以一种简单易得的水溶性纤维素衍生物为有机基质,通过控制温度、溶液pH,钙离子浓度,有机质浓度,有机质的分子量等参数可以得到具有独特结构且粒径分布均一的聚合物/碳酸钙微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分散聚合物/碳酸钙复合微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单分散聚合物/碳酸钙复合微粒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玻璃仪器的预处理:为了得到结构独特粒径均匀的复合材料,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须进行一定的预处理。首先将玻璃仪器在有机溶剂中超声处理1分钟-2小时,然后在酸/过氧化物/水按比例配制成的混合液体中浸泡1小时-7天,取出,采用有机溶剂、水清洗,干燥,待用;

2、溶液的配制:取分子量为2×103-2×106克/摩尔的聚合物,配制成浓度为0.001-10克/升的聚合物溶液,加入浓度为0.001-1摩尔/升的钙盐,配制成钙盐/聚合物的混合溶液,静止,调节溶液的pH值为6-13,取出101~103毫升装于烧杯中,备用;

3、扩散方法制备聚合物/碳酸钙复合材料:在10-60℃温度下,在密闭体系中,放置经研磨的碳酸盐的烧杯,碳酸盐的质量为1-300克,碳酸盐的细度为4-400目,烧杯上覆盖一层薄膜以控制其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将步骤(2)中装有混合溶液烧杯的杯口覆上一层薄膜,并用大头针刺上几个孔,将烧杯放入密闭体系中,反应0.5小时-15天,将烧杯取出,对所得产物进行分离;

4、复合微粒的分离:将步骤(3)所得微粒进行分离,分离后用水和有机溶剂循环清洗若干次(一般为3-6次),干燥,得到最终的聚合物/碳酸钙复合微粒。

本发明中,步骤(1)中采用的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乙醚、丙酮、甲苯或环己烷等中任一种,但不排除其它一种或多种可溶解蜡质和油脂的溶剂。

本发明中,步骤(1)中采用的酸为盐酸、硫酸、硝酸或乙酸等中任一种,所采用的过氧化物为过乙酸、过氧化异丙苯或过氧化氢等中任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40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导热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201711436267.5
  • 杨晓锋;孔令学;游艳;伊智峰;顾海军 - 上海信耀电子有限公司
  • 2017-12-26 - 2018-06-29 - C08J3/21
  •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热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1)将高分子材料溶解在溶剂中,加入导热填料混合后形成高分子材料混合液;2)将高分子材料混合液与絮凝溶剂混合获得复合材料母粒。本发明通过溶液共混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导热填料在高分子材料基体内部的分散性,从而使得导热填料在基体中形成的导热通路可以从一个表面到达另一个表面,并且不会有填料分布不均匀导致的热量聚集。
  • 纤维纸浆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用途-201480052615.7
  • R.M.戈希 - 纳幕尔杜邦公司
  • 2014-09-19 - 2017-11-21 - C08J3/2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物,其包含(i)弹性体,(ii)1至5体积%的纤维纸浆,所述纸浆具有7至11sq.m./g的比表面积,并且所述纤维具有0.5至1.1mm的纤维长度,2.5至130GPa的拉伸模量,和1至3GPa的拉伸强度,以及(iii)5至14体积%呈纤维、针状物、粉末或片状物形式的屈服应变促进剂,其中所述组合物具有至少70%的屈服应变,至少200%的断裂伸长率和至少4MPa的屈服应力。
  • 一种后端辅助雾化橡胶湿法混炼方法-201710407280.1
  • 汪传生;吴浩;李利;张德伟;肖培光 - 青岛科技大学
  • 2017-06-02 - 2017-10-10 - C08J3/2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端辅助雾化橡胶湿法混炼方法,包括制液将橡胶配方中的物料制备成均匀混合的混合液;雾化将制备的混合液均匀雾化;扩散雾化后的混合液在混合室进行扩散、接触、混合;凝聚收集混合的物料在混合室的内壁凝聚后收集,得到橡胶混合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配方原料进行初步混合制备成混合液,各溶液制备过程中通过球磨机进行研磨,通过初步搅拌,完成混合液的初步混合,通过雾化后完成进一步地混合,有效地完成橡胶母炼胶的湿法混炼,混炼效果明显,改善了工作环境,减少了环境污染,节省能源,同时加工工艺简单,设备投入小,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 在不使用共混机的情况下将添加剂混入到偏二氯乙烯聚合物中的方法-201280045542.X
  • S.M.科林 -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2012-09-13 - 2014-05-21 - C08J3/21
  • 通过一种方法将固体添加剂粒子添加到固体偏二氯乙烯(VDC)聚合物粒子,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使VDC单体任选地与一种或多种单烯键式不饱和共聚单体在聚合段中在形成固体VDC聚合物粒子的聚合条件下聚合;B.在所述固体VDC聚合物粒子形成之后,停止所述VDC单体的聚合反应;和C.在下述条件使所述固体VDC聚合物粒子与所述固体添加剂粒子接触:(i)在将所述固体VDC聚合物粒子脱水之前,和(ii)在下述温度,该温度足以使固体添加剂粒子熔融或软化但不足以使所述固体VDC聚合物粒子熔融或软化,使得所述熔融或软化的固体添加剂粒子当与所述固体VDC聚合物粒子接触时会与其粘附。
  • 弹性体纳米复合材料制造-201180025523.6
  • J·P·索森;Y-J·陈;翁卫青;M·B·罗德格尔斯;R·N·韦布 - 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
  • 2011-04-15 - 2013-02-06 - C08J3/21
  • 弹性体纳米复合材料由基于异丁烯的聚合物和层状纳米填料制备。所述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使异丁烯单体和多烯烃单体聚合以制备基于异丁烯的聚合物;b)在所述方法中完成至少一个质量传递依赖性阶段,其中在所述阶段完成后和在聚合物的任何回收之前,将所述聚合物溶解在溶剂中以产生聚合物水泥;c)让所述层状纳米填料和聚合物溶剂接触以获得纳米复合材料;和d)回收所述纳米复合材料。所述层状纳米填料在与所述聚合物水泥接触之前可以在淤浆中。
  • 一种彩色聚四氟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201210248705.6
  • 洪江永;邹平;黄才湘;刘文武;孟庆文;任慧芳;张可顺 - 浙江巨圣氟化学有限公司
  • 2012-07-18 - 2012-11-14 - C08J3/2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彩色聚四氟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将去离子水500份、四氟乙烯单体145份、活化剂0.1-0.18份、乳化剂15-22份、引发剂0.02-0.06份、稳定剂15-20份投入反应釜,在反应温度为50~100℃,压力为1.0~3.0Mpa的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至反应釜压力为0.3Mpa时,结束反应,静置、冷却出料,分离稳定剂;然后向分离稳定剂后的物料中加入去离子水使固含量为10%~20%后,在搅拌下加入氨水调节物料PH值为8~10,再加入0.5-1.5份颜料,在80-100r/min转速和15-35℃下凝聚8~10min,分离出上层凝聚物,将上层凝聚物在110~200℃下干燥7~12小时即得到彩色聚四氟乙烯树脂。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好、成本低、节能环保的优点。
  • 一种单分子聚合物纳米颗粒与金属纳米粒子复合物的制备方法-201110208707.8
  • 谢美然;丁亮;尤泽旺;廖杨;曾驰;高丹怡 - 华东师范大学
  • 2011-07-25 - 2012-03-28 - C08J3/21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分子聚合物纳米颗粒与金属纳米粒子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复合物,是由单分子聚合物纳米颗粒与金属纳米粒子组成,单分子聚合物纳米颗粒为高度支化聚合物经分子内交联所得到,粒径在30~120纳米,金属纳米粒子为金或银纳米粒子,其粒径在5~20纳米。本发明所制备的产物以分子内交联的高度支化聚合物为模板,同时在其表面修饰有分散单一的金属纳米粒子。本发明具有方法简单易行、产物高度稳定且不易团聚等优点,在光、电器件以及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一种制备结构可控碳酸钡复合微粒的方法-201010023043.3
  • 李为;武培怡;孙胜童;余启斯 - 复旦大学
  • 2010-01-20 - 2011-07-20 - C08J3/21
  • 本发明属有机无机复合材料领域,提供了以二氧化碳为碳酸根源制备针状聚集体的聚合物/碳酸钡复合微粒的方法。通过碳酸盐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是直接以高压二氧化碳为碳酸根源,扩散进入反应体系,在聚合物调控下与钡离子相结合形成具有独特聚集结构的复合微粒。复合微粒的结构、形貌、聚合物含量等可通过改变相应的实验参数简单地加以控制,产品易分离,性质均一、稳定,在电子、玻璃和陶瓷工业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方法中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且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采用的溶剂污染小,无毒害作用,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 一种单分散聚合物/碳酸钙复合微粒的制备方法-200810204042.1
  • 李为;武培怡 - 复旦大学
  • 2008-12-04 - 2009-05-13 - C08J3/21
  • 本发明属于有机无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分散聚合物/碳酸钙复合微粒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玻璃仪器的预处理,配制浓度为0.001-10克/升的聚合物溶液,加入浓度为0.001-1摩尔/升的钙盐,配制成钙盐/聚合物的混合溶液,静止,调节溶液的pH值为6-13,取出101~103毫升装于烧杯中;在10-60℃温度下,在密闭体系中,放置经研磨的碳酸盐的烧杯,烧杯上覆盖一层薄膜以控制其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将装有混合溶液烧杯的杯口覆上一层薄膜,并用大头针刺上几个孔,将烧杯放入密闭体系中,反应0.5小时-15天,将烧杯取出,对所得产物进行分离;分离,干燥,即得所需产品。本方法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且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采用的溶剂污染小,无毒害作用,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具备大规模生产的潜力。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