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织机的集束器及其清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85846.1 | 申请日: | 200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8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一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一雄 |
主分类号: | D01H5/72 | 分类号: | D01H5/72;D01H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王漪;郑霞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五股***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织机 集束 及其 清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的集束器及其清洁方法,尤指一种利用棉絮脱除部以清洁堆积的棉絮的纺织机的集束器及其清洁方法。
背景技术
就一台精细纱纺织机的架构而言,如以中国台湾公告第I243791号,发明名称为复式前皮辊辊子支架及其捻线方法的专利申请,即中国申请号为200310123939.9的专利申请为例,其属于一种紧密纺,且在该发明的精纺机中装设有一组复式前皮辊辊子(Roller),并于两个辊子之间装设有一集束器(又称为喇叭口或分纱片),以固定弧形集束区的纱道。请参阅图1,显示出该发明的一组复式前皮辊辊子10,在第一辊子11与紧缩辊子12之间装设有一集束器13,再由图2中可以看到集束器13的一纤维入口处20、一左接触面21及一右接触面22,此接触面21为一种相当完整而大体呈长方形的圆弧面,并具有两个平直边缘23、24。
请参阅图3,可见与接触面21相接的一传动轴30具有一经压花的凹凸表面31,以及在实际操作时的一纱线(又称为丝线)32示意图,这里,纱线32藉由多根棉花纤维33纺成,在多根纤维33通过纤维入口处20后,即被纺成纱线32。但是,集束器13在长时间的纺纱之后,就会有许多的纤细的棉絮、棉蜡及棉糖等逐渐地堆积在与传动轴30接触的平直边缘23、24上,然后就需要进行人工清除,故现有技术中的纺织机的使用相当不便。
由此可见,如何能够解决在集束器的平直边缘上有棉絮的堆积的问题,以使得该集束器的使用能够更为方便与灵活,是关键问题。v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欲解决的课题为如何克服集束器的棉絮堆积的问题,以及如何克服该传动轴欲带走该棉絮却没有依靠的问题,又如何克服倾斜边缘只有一条线而未延伸到面的问题等。
发明人在进行一系列实验、测试及研究后,终于获得一种纺织机的集束器及其清洁方法,除了有效克服先前集束器的棉絮堆积的缺失之外,还能使得该集束器的运作性能大幅提升。
本发明为一种纺织机的集束器,用于将多根纤维汇集成一束丝线,以避免棉絮堆积于一传动轴上,该集束器包含一接触面,该接触面与该传动轴相接触,其中该接触面具有一纱道约束部,以及一棉絮脱除部,使得该传动轴转动时,该棉絮能沿着该棉絮脱除部而顺势由该传动轴带走,以达到使该集束器清洁的效果。
较佳地,该集束器的棉絮脱除部为一棉絮脱除表面,用以暂时收集该棉絮。
较佳地,该集束器的棉絮脱除部具有一倾斜边缘,且该传动轴即沿着该倾斜边缘带走该棉絮。
当然,该集束器还可以具有一斜面,且该斜面与该接触面交会成该倾斜边缘。
当然,该集束器还可以包含一纤维入口处,用以供该多根纤维的进入。较佳地,该集束器的棉絮脱除部还设置成能避免棉蜡或棉糖堆积于该传动轴上。
较佳地,该集束器的接触面包含一左接触面及一右接触面,且该斜面、该左接触面及该右接触面均大体呈三角形。
当然,该集束器的接触面可以具有一开口,以供该束丝线的通过。
若是从另一个可行的角度来看,本发明即为一种集束器,用于将多根纤维汇集成一束丝线,以避免棉絮堆积于一传动轴上,该集束器包含一与该传动轴相接触的接触面,其中该接触面具有一棉絮脱除表面以收集该棉絮,使得该传动轴转动时,该棉絮沿着该棉絮脱除表面而顺势由该传动轴带走。
当然,该集束器的棉絮脱除表面可以为一棉絮脱除部,用以暂时收集该棉絮。
较佳地,该集束器的棉絮脱除部具有一倾斜边缘,且该传动轴即沿着该倾斜边缘带走该棉絮。
较佳地,该集束器还具有一斜面,且该斜面与该接触面交会成该倾斜边缘。
当然,该集束器的接触面可以包含一左接触面及一右接触面,且该斜面、该左接触面及该右接触面均大体呈三角形。
又按照一主要技术的观点来看,本发明是一种清洁集束器的方法,用于避免棉絮堆积于一传动轴与一集束器之间,其步骤包括:设置一棉絮脱除表面,使得该传动轴能沿着该棉絮脱除表面带走该棉絮。
当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使一棉絮脱除部成为该棉絮脱除表面,用以收集该棉絮。
当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设置一倾斜边缘,使该传动轴沿着该倾斜边缘带走该棉絮。
较佳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设置一斜面,且该斜面与该接触面交会成该倾斜边缘。
较佳地,该方法还包括设置一左接触面及一右接触面,且该斜面、该左接触面及该右接触面均大体呈三角形。
当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设置一纤维入口处,用以供多根该纤维的进入。
较佳地,该方法还包括设置一开口,以供该束丝线的通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一雄,未经陈一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58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