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遮光带的液晶显示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82948.8 | 申请日: | 200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2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河宪秀;崔喜列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金国;王金宝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遮光 液晶显示 模块 | ||
本发明要求在韩国于2007年12月7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07-0127188的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因此作为参考而合并于此,如同全部引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尤其是,包括遮光带的液晶显示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平板显示器(FPD)装置,比如液晶显示器(LCD)装置,等离子显示面板(PDPs),电致发光显示器(ELD)装置和场致发射显示器(FED)装置已经发展和取代了阴极射线管(CRTs)。
在这些装置中,液晶显示器(LCD)装置由于其极佳的动态图像显示和高对比率广泛地用于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个人电脑和电视的显示器。
液晶显示器(LCD)装置使用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光学各向异性和偏振性质产生图像。液晶分子具有长而细的外形,并且由于光学各向异性的性质,光的偏振随液晶分子的取向而变化。液晶分子的取向可通过施加于液晶层的电场强度的变化来控制。相应的,LCD装置包括分开排布并面对面的两个基板,和插入于两个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两个基板中的每一个包括在面对两个基板中的另一个基板的表面上的电极。向每个电极上施加电压以在电极之间产生电场,液晶分子的取向和液晶层的透光率是通过电场强度的变化来控制。
因为LCD装置自身不能发光,所以LCD装置需要额外的光源。因此,背光单元布置于液晶面板的后部,并发射光进入面板,由此显示可辨别的图像。
图1是示意性地说明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LCD)模块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的LCD模块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图。
在图1和图2中,现有技术的LCD模块包括液晶面板10、背光单元20、支持主板30、顶盖40和底盖(cover bottom)50。
液晶面板10基本上显示图像。液晶面板10包括彼此面对的第一和第二基板12和14,以及插入于其间的液晶层。印制电路板17通过连接部件15附着于和连接于液晶面板10的一侧。
背光单元20布置于液晶面板10之下。背光单元20包括灯24,反射片22,导光板26和多个光学片28。灯24沿着支持主体30的至少一侧的边缘布置。反射片22,其可以是白色的或银色的,布置于底盖40之上。导光板26布置于反射片22之上,且灯24布置于导光板26的一侧表面。多个光学片28布置于导光板26之上。
具有矩形框架形状的支持主体30围绕着液晶面板10和背光单元20的侧表面。顶盖40覆盖液晶面板10的前表面的边缘,底盖50覆盖背光单元20的后表面。顶盖40和底盖50与支持主体30结合,从而形成联合成一个整体的实体。
从灯24发射的光入射在导光板26的侧表面上,并朝液晶面板10折射。光通过多个光学片28变得具有均匀的亮度和高质量,并提供给液晶面板10。从而液晶面板10显示图像。
同时,支持主体30防止导光板26由于外部冲撞或振动导致的晃动。更特别地,导光板26包括突体26a,且支持主体30包括对应于突体26a的固定凹槽32。通过将导光板26的突体26a插入到支持主体30的固定凹槽32内,防止导光板26晃动。
然而,由于导光板26的突体26a而导致漏光。
更特别地,入射到导光板26上的光在导光板26内部经过几次全反射,然后均匀散射。此时,光的一部分朝导光板26的突体26a散射。
既使突体26a插入支持主板30的固定凹槽32内,并被支持主板30包围,但支持主体30是由树脂制模而成,其能传播一些光。因此一些光通过对应于导光板26的突体26a的支持主体30传播,并向外泄漏。如图3所示,漏光是裸眼可见的,并导致亮度和色彩均匀度的降低。相应地,LCD装置的质量下降。
发明内容
从而,本发明旨在一种包括遮光带的液晶显示模块,其充分地避免了一个或多个由于现有技术的局限和弊端导致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是提供包括遮光带的液晶显示模块,其防止由于导光板的突体导致的漏光。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是提供包括遮光带的液晶显示模块,其改善显示器装置的亮度和色彩的均匀度。
本发明的另外特征和优点将在以下说明书中阐明,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说明,或者从本发明的实施中获悉。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优点可以从书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其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中认识和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乐金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29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