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接入方法、终端及基站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75220.2 | 申请日: | 200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9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孙长印;姚珂;方惠英;卢科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204 | 分类号: | H04B7/204;H04L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尚志峰;吴孟秋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交 频分复用 系统 接入 方法 终端 基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接入方法、终端及基站。
背景技术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简称为OFDM)是一种通过将一高速传输的数据流转换为一组低速并行传输的数据流的多载波传输模式,其优点是可以大大降低系统对多径衰落信道频率选择性的敏感度、提高带宽的利用率,而且,由于引入了循环前缀,因此,进一步增强了系统抗符号间干扰(Inter-symbol Interference,简称为ISI)的能力。而且,由于OFDM技术的实现简单,因此,使得OFDM在无线通信流域的应用越来越广,例如,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简称为WLAN)系统、基于正交频分复用多址的802.16e系统,以及802.16e下一代的演进802.16m系统(即第四代通信系统)等都是基于OFDM技术的系统。
对于移动通信系统,终端通常借助同步信道(Synchronization Channel,简称为SCH)接入网络。在经过时间同步、频率同步和小区识别码(Cell ID)检测之后,终端依据广播消息中的信息,开始后续接入过程。接入过程对移动通信系统非常重要,其一个重要的指标是接入时间,接入时间越短,系统性能越高。由于接入需要借助同步信道实现,而SCH占用了一定资源,因此,相对于传输用户 信息的业务信道,SCH是一种开销,为了节约资源同时又保证接入性能,因此,需要在接入性能和SCH资源占用之间进行平衡。
后向兼容的新系统的接入设计由于需要满足:(1)需要旧系统的接入设计,以便旧系统的终端能够顺利接入;(2)新系统的终端也能顺利接入,同时,新系统的接入性能应该比旧系统的接入性能高,如新系统需要更多的小区ID号,以实现对毫微(femto)系统、Relay的支持等;(3)新系统的SCH设计开销要小。因此,使得新系统的接入设计存在很多问题。
以旧系统为IEEE 802.16e系统,新系统为IEEE 802.16m系统为例,IEEE 802.16e系统使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协议,协议规定用前导(preamble)实现接入,包括OFDM符号同步、帧同步(用以标识一帧的开始)、以及小区ID(Cell ID)检测。preamble在时间上占一个符号,在频域上由子载波构成,114个特定的伪随机序列(PN序列,不同的序列识别不同的Cell ID)以BPSK方法调制到子载波上,且每隔3个子载波调制某个PN序列的一个比特。根据802.16e标准:preamble在下行链路的第一个符号的整个带宽上发送,同时,不同带宽(如5MHz,10MHz,20MHz)的16e采用不同的preamble。
如果新系统为IEEE 802.16m系统完全采用旧系统为IEEE802.16e系统的preamble实现接入,则会带来实现上的复杂和接入时间长的问题,同时还限制了当前新系统的性能,如IEEE 802.16m,并且,由于IEEE 802.16e可支持的Cell ID数有限,只有114个,因此,不能实现大规模、Relay等支持。
而如果采用全新的SCH设计,则考虑兼容性的设计要求,需要在当前新系统中采用两套接入信道,从而造成系统开销变大,影响系统整体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接入方法,用以解决由于完全采用旧系统的同步信道或采用全新的同步信道,而造成新系统的接入性能差或降低系统整体性能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接入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接入方法包括:终端首先接收基站通过同步信道发送的信息,其中,上述同步信道包括:用于传输模式信息和小区识别码的分组信息的主同步信道,以及用于传输小区识别码的组内信息的辅同步信道;然后,终端根据上述主同步信道进行同步,解调系统的模式信息,并根据从上述主同步信道接收到的小区识别码的分组信息以及从上述辅同步信道接收到的小区识别码的组内信息进行小区识别码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52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