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次摆线型泵的制造方法以及次摆线型泵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69052.6 | 申请日: | 2008-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3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藤木谦一;渡边贵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04C2/10 | 分类号: | F04C2/10;F04C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大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型 制造 方法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划时代的次摆线型泵的制造方法以及该次摆线型泵,该方法能够制造出过去在理论上无法通过应用次摆线型泵的内转子而得以实现的具备月牙形构件的泵。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作为车辆用的油泵,大多采用转子的齿形为次摆线形状的所谓次摆线型泵、或在内转子和外转子之间配置了被称为月牙形构件的新月形部件的所谓月牙泵(crescent pump)。
所说的次摆线型泵中,具有次摆线曲线的内转子和外转子的齿数差为1,通过各自的旋转而将齿间空间(隔间)扩大或缩小,从而吸入或排出油。作为该次摆线型泵的特征,有排出流量高、噪音低、效率高等。
然而,作为次摆线型泵的问题可以举出下面一点:由于将各隔间之间隔开的部位是内转子和外转子的齿面(凸部)和齿面(凸部)相切的一条线、也就是所说的凸部与凸部的线接触,所以,压力容易逃逸到相邻的隔间中。而且,由于吸入口与排出口只离开1个齿的量,所以压力容易逃逸,存在利用次摆线型泵无法将排出压力提得很高的问题。
在此,简单描述次摆线型泵的具体特征:(1)相对于次摆线齿形的内转子(次摆线曲线)的齿形,外转子的齿形保持各内外的齿彼此在一部分上线接触且无滑动地滚动的状态;(2)外转子的齿数只多形成1个齿;(3)无法将排出压力提得很高。而且,简单描述的话就是内外的齿形相互不分离且无滑动地进行滚动的泵。
另一方面,所说的月牙泵,是在内转子的齿顶与外转子的齿顶之间配置有被称为月牙形构件的新月形部件的内啮合齿轮泵。内转子和外转子的齿数差为2个以上,作为齿形形状多使用渐开线曲线。作为该月牙泵的特征,例如可举出齿与齿的密合性(密封性)高。这是因为,在次摆线型泵中,相对于凸部(齿面)与凸部(齿面)的线接触 而言,月牙形构件的面(月牙形构件)与凸部(齿面)的线接触仅连续存在月牙形构件长度的量(数个齿的量)。因而,能够使排出压力比次摆线型泵高。
可是,相对于某个确定的内转子齿形,齿形不滑动且能够圆滑旋转的外转子的直径,根据齿数差而大致唯一确定。进而,如前所述,在月牙泵中,是齿与齿的(密合性)密封性高的结构。若反过来考虑的话,就是意味着由于齿与齿的接触部位多而导致转子旋转时的滑动阻力大。另外,月牙泵由于是与内转子的齿数差为2个以上的外转子,所以外转子外径以及外转子齿顶直径均变大。这并不是由于月牙形构件造成外转子的直径变大,而是由于外转子相对于内转子的齿数差变多为2个以上而必然造成某个确定量的直径变大。这样,外转子的侧(横)面以及外周面的滑动面的面积增加,进而直径变大,造成圆周速度也增大,所以滑动阻力变大。
另外,由于外转子齿顶与月牙形构件的滑动,与通常的次摆线型泵不同,由于凸部(齿顶)与面(月牙形构件)的滑动,滑动阻力变大,进而与月牙形厚度相应地外转子齿顶直径的直径也变大,圆周速度也增大,滑动阻力变大。也就是说,由于外转子的齿数比内转子多2个以上,所以在内转子和外转子的齿与齿之间越是产生间隙,外转子直径就越大地形成,当存在该间隙时,为了不使油流通,在该间隙中配置了月牙形构件。而且,由于直径比通常的齿数差为1个的外转子直径大的外转子、以及不存在于通常的次摆线型泵中的月牙形构件这两点因素,月牙泵的滑动阻力变大。因此,成为因滑动阻力而对旋转施加制动的状态,效率低下。
在该月牙泵中也存在如下问题。也就是说,由于齿形不得不使用渐开线曲线那样的非次摆线曲线,因而排出流量低、噪音大、效率低。这样,简单描述月牙泵的具体特征:(1)外转子的齿数比内转子的齿数多2个以上;(2)内转子与月牙形构件、月牙形构件与外转子滑动接触;(3)排出压力高、排出流量低、噪音大、效率低。
另外,迄今为止有一种传统概念,即,作为次摆线型泵的形态,就是内转子与外转子的齿数差为1个而形成齿间空间(隔间)。因而,并不存在内转子与外转子的齿数差为2个以上的次摆线型泵这样的概念。
其理由是,一般情况是,外转子相对于形成次摆线型泵的次摆线齿形的内转子来说齿数差为1个,该齿数差为1个的外转子的形成方法也如专利文献2所示那样已经确定了。看作次摆线型泵时,关于相对于次摆线齿形的内转子来说齿数差为2个以上的具有圆滑啮合的外转子,并没有具体的(公知)技术文献,属于未知的领域,应认为形成本身是困难的。对这一点已做了专利文献检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90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2-00 旋转活塞式机械或泵
F04C2-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个元件都具有相同数目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08 .相互啮合式,即带有与齿轮机构相似的配合构件的啮合
F04C2-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24 .反向啮合式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2-30 .具有F04C2/02,F04C2/08,F04C 2/22,F04C 2/24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包含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的特征,并且配合元件之间具有其他形式的运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