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土壤水分测量传感器及其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67344.6 | 申请日: | 200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9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一鸣 |
主分类号: | G01N27/22 | 分类号: | G01N2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长龙 |
地址: | 100083北京市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 水分 测量 传感器 及其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水分测量传感器及其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水分测量技术是节水抗旱实施的重要的技术保障。而土壤水 分传感器和测量仪器则是实现变量灌溉和墒情(旱情)监测的重要技 术手段。
利用土壤的介电特性来测量土壤含水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快速 的、简便的、可靠方法。最先对土壤的介电特性作出系统研究的是前 苏联学者Chernyak,他在1964年出版了引起世界关注的学术名著《湿 土介电特性研究方法》。以此为基础,土壤的介电特性迅速应用于土 壤含水量的测量技术中,而且具体实现方法千差万别。其中,高频电 容探头测量土壤含水量、甚高频晶体管传输线振荡器测量土壤含水 量、时域反射法(TDR)、频域反射法(FDR)等测量方法都属于基 于土壤介电特性的土壤含水量测量方法。
土壤水分的介电测量方法目前主要有时域反射法(TDR)和频域 反射法。时域反射法(TDR)通过测量高频电磁波在土壤中的发射波 和反射波间的时间差来测量土壤含水量。TDR技术复杂,时域反射 仪价格昂贵,目前该技术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垄断,在我国尚为空白。
频域法应用被测介质中表观介电常数随土壤含水量变化而变化 这一原理测定土壤含水量。频域法仪器一般在20~150MHz范围内工 作,由多种电路可将介电常数的变化转换为直流电压或其他输出形 式,输出的直流电压在宽广的工作范围内与土壤含水量直接相关。频 域法的土壤水分输出曲线与TDR类似,由多项式表达,宜用三次多 项式便可得到良好的对应测量精度。
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土壤类型多,国外的土壤水分传感器给不出在 中国各类土壤中的标定特性,往往测量精度得不到保证,加上价格较 高,技术保护不及时等,不宜在中国广泛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缺点,提供了一种理论充分、技术先进、电路 简单、检测精度高的土壤水分测量传感器及其测量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土壤水分测量 传感器,包括高频信号源、传输线等效网络电路、检波电路、放大电 路、传感器探头,所述传输线等效网络电路的一端连接高频信号源, 另一端连接所述传感器探头,所述两个检波电路分别连接在在传输线 等效网络电路的两端,所述放大电路与所述检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放大电路为差动放大电路,所述差动放大电路的两路信号输 入端分别连接所述检波电路输出端。
所述传感器探头由四根等长的不锈钢探针组成,其中一根为中心 探头,连接在传输线等效网络电路的一端,其余三根为与所述中心探 头等距布置的外围探头,连接在传输线等效网络电路的接地端,所述 检波电路分别连接在传输线等效网络电路的两端。
一种土壤水分测量方法,包括
检测传输线等效网络电路上产生驻波时,两端的信号输出,
检测传输线等效网络电路两端的电位差获得探针间土壤的介电 常数,
根据介电常数与土壤容积含水量的函数关系确定土壤容积含水 量。
本发明利用被测介质中介电常数随土壤含水量变化而变化这一 原理测定土壤含水量。土壤水分传感器通过所述高频信号源发出高频 信号,由检波电路将介电常数的变化转换为直流电压输出,输出的直 流电压在宽广的工作范围内(0-100%Vol)与土壤含水量的确定数学 关系,实现土壤容积含水量的精确测量,测量精度为±2%。由于本发 明传感器探头采用探针式,可埋设在土壤剖面连续测量,也可与专用 测量仪器配合作移动巡回测量,而且电路相对简单,因此成本低,价 格大大低于TDR土壤水分测试仪,调试方便,保证了传感器批量生 产时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传输线等效网络电路;
图3为本发明的土壤水分传感器等效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内容加以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一鸣,未经王一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73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