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由生产有机化合物的反应产生的副产物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65670.3 | 申请日: | 200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9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L·卡索邦塞格诺尔;P·克拉夫特;B·福彻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尔维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7/38 | 分类号: | C07C17/38;C07C17/383;C01B7/19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宏艳;付 磊 |
地址: | 比利时布鲁*** | 国省代码: | 比利时;B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生产 有机化合物 反应 产生 副产物 方法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02816401.6、申请日为2002年6月21日的发 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处理由生产有机化合物的反应产生的副产物的方法, 该方法可用于从生产有机化合物的工业反应中除去副产物。
背景技术
在液相中进行的生产有机化合物的反应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 题包括形成重副产物,该副产物的沸点高于所用的反应物和溶剂。该 问题尤其会在通过适当的前体与氟化氢反应制造氟化化合物时产生。 这样的副产物的形成可解释为,例如,存在于反应介质中的有机原料 的低聚或聚合反应。此外,任选如无机副产物,象例如失活催化剂的 残渣,也会形成重副产物的一部分。重副产物的存在不利于生产有机 化合物的反应进展,因此有必要从反应介质中除去这些重副产物。为 达到此目的,工业上经常对反应介质进行析出操作。
为了最大量地循环使用生产有机化合物的反应中的反应物,并且 为了对不可循环的废物提供安全且利于环境的破坏,必须随后处理这 些副产物。
专利申请WO-A-97/38959涉及一种用无水氟化氢处理生产有机化 合物的反应中的副产物的方法。该副产物通过蒸馏进行浓缩,并用饱 和卤代烃进行萃取蒸馏。依据该已知方法进行应用,如作为萃取溶剂 的卤代烃的应用会导致在萃取精馏的条件下形成额外的副产物。在氟 化氢循环进入反应器之前,必须将萃取溶剂和可能的副产物从其中分 离出来。在溶解重副产物时会用掉大量的萃取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标在于克服这些问题。
本发明因此涉及处理由生产有机化合物的反应产生的副产物的方 法,该方法包含的一个阶段为在一个表面上将含有重副产物的液相进 行蒸发,以便形成含有重副产物批料的浓缩相和基本没有重副产物的 蒸汽相,以及一个从该表面回收浓缩相的阶段。
本发明方法适用于处理由生产有机化合物的反应产生的副产物其 中所述反应在存在或不存在催化剂的情况下进行。该方法优选应用于 由金属衍生物尤其是金属盐催化的反应的副产物。该金属衍生物优先 选自元素周期表(IUPAC 1988)3,4,5,6,13,14和15组的金属的衍生 物及其混合物(元素周期表中以前表示为IIIa,IIIb,IVa,IVb,Va,Vb 和VIb的组)。术语“金属的衍生物”意指,尤其是这些金属的氢氧化 物,氧化物以及有机和无机盐类及其混合物。本方法尤其应用于由钛, 钽,钼,硼,锡,锑,铬或锆的衍生物催化的反应产生的副产物,优 选由选自元素周期表4(IVb),14(IVa)或15(Va)组的金属的衍生物 催化,且更优选由钛,锡或锑衍生物催化。该方法尤其应用于处理由 金属盐类作为金属衍生物催化的反应产生的副产物,这些盐类优选选 自卤化物,更优选选自氯化物,氟化物和氯化物/氟化物。该方法更特 别优选的应用方法为用于处理由钛,锡或锑的氯化物,氟化物或氯化 物/氟化物催化的反应产生的副产物,尤其是四氯化钛,四氯化锡或五 氯化锑。该方法更特别优选的应用方式为用于由四氯化锡催化的反应 的副产物。
当本发明的方法用于由金属衍生物催化的反应产生的副产物时, 浓缩相一般包含至少5%重量的金属。金属的含量通常为至少10%重 量。该含量优选大于或等于大约20%重量,该含量通常不超过50%重 量。
本发明的方法优选应用于处理在液相中进行的生产有机化合物的 反应产生的副产物。
本发明的方法优选应用于处理生产卤代有机化合物的反应产生的 副产物。所述卤代有机化合物通常符合下列通式
CaHbFcCld (I)
其中,a为整数1,2,3,4,5,6,7,8,9或10,b为0到2a+1间的整 数,c为0到2a+2间的整数,d为0到2a+2间的整数,且至少c或d 不是0。优选a为整数1,2,3,4或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尔维公司,未经索尔维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56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