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61040.9 | 申请日: | 2008-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6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苏恒用;冷耀世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G06F1/20;H01L23/34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培坤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风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温度变化而往复改变出风 方向的排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种电子装置产品的设计皆朝向轻、薄、 短、小的目标迈进,但由于此类产品的体积大幅的减少,因此衍生出各种电 子元件所产生的高热排放的问题,若以电脑、电子装置或电视而言,大多于 机壳内部装设散热风扇等方式以解决热源(如芯片、中央处理器、集成电路等 电子元件)过热的问题。如以笔记本电脑为例,多数笔记本电脑的散热设计 为在主机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而在主机的顶面或底面会开设有入风口,并 在主机的侧边设置出风口,当主机开始运行时,散热风扇会自入风口处吸入 外界之冷空气,经与笔记本电脑的热源(如中央处理器)进行热交换后,散热 风扇再将热空气从出风口吹出。
而为了防止异物自入风口或出风口进入笔记本电脑内部,入风口或出风 口都会设置有多片固定的鳍片,且鳍片多是与主机壳面相垂直,使出风口所 吹出的风向即与主机壳面相垂直,如笔记本电脑的出风口设置在主机的侧 边,而使用者的手需放在笔记本电脑对应出风口的侧边(如操作鼠标),如此 一来从出风口所吹出的热空气将直接吹至使用者的手,将造成使用者的不舒 适。
当然,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将笔记本电脑的出风口设计为可调整式的 鳍片便为可行的方式之一,如美国第6,229,701号专利即披露了一种笔记本 电脑出风口散热片构造,美国第6,229,701号号专利所披露的散热片是以转 动的关系设置于出风口处,其可以通过使用者的控制将散热片贴覆住出风 口,或是使散热片开启一角度,然而美国第6,229,701号专利的散热片的调 整方式在结构上相当复杂,同时在操作上需使用者控制其散热片的角度来变 换出风口的风向,倘若欲使散热片能于出风口往复来回摆动,则造成操作上 的不便,或需另外提供一电动装置(如马达或转轴等)于散热片上才能使其具 有往复摆动的功能,此将造成电力上的额外损耗。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据温度效应而自动变换 排气方向的排风装置,以此改进现有电子装置出风口的热风导引仅朝固定方 向吹出,或需人为手动调整变换出风方向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所揭示的排风装置,设置于一气流通道以供一热气流通过, 其包括有:多个叶片,所述多个叶片以可旋转且相互连动的关系设置于该气 流通道,所述多个叶片包含有位于两侧的一左叶片及一右叶片,并且所述多 个叶片具有一左侧出风位置及一右侧出风位置;一第一记忆变形元件,连接 于该右叶片,所述多个叶片于该左侧出风位置时,该右叶片遮蔽住该第一记 忆变形元件;以及一第二记忆变形元件,连接于该左叶片,所述多个叶片于 该右侧出风位置时,该左叶片遮蔽住该第二记忆变形元件;其中,该第一记 忆变形元件及该第二记忆变形元件交互地由该右叶片及该左叶片遮蔽,或是 交互地由该热气流加热,以使该第一记忆变形元件及该第二记忆变形元件交 互的变形与复原,而拉动所述多个叶片往复地于该左侧出风位置及该右侧出 风位置旋转摆动。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该排风装置应用于一电子装置,此电子装置的机 壳上具有一气流通道以供热气流通过,此排风装置具有多个叶片、第一记忆 变形元件、第二记忆变形元件以及掣动件。所述多个叶片包含位于两侧的左 叶片与右叶片,且各叶片以可旋转的关系设置于机壳的出风口处,并以掣动 件连接每一片叶片,使得每一片叶片可以相互连动的旋转,所述多个叶片还 具有左侧出风位置及右侧出风位置。第一记忆变形元件连接于右叶片,当各 叶片位于左侧出风位置时,右叶片将遮蔽住第一记忆变形元件,使第一记忆 变形元件不受热气流加热。第二记忆变形元件连接于左叶片,当各叶片位于 右侧出风位置时,左叶片遮蔽住第二记忆变形元件,使第二记忆变形元件不 受热气流加热。通过此第一记忆变形元件及第二记忆变形元件交互地由右叶 片或左叶片遮蔽,或是交互地由热气流加热,以使第一记忆变形元件及第二 记忆变形元件交互的伸展变形与收缩复原,而拉动所述多个叶片往复地于左 侧出风位置及右侧出风位置旋转摆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10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气体标识装置的患者通气系统
- 下一篇:盖体卡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