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对称联苯类化合物、含有它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44967.1 | 申请日: | 2008-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4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谢蓝;吴刚;郭焕芳;李国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47/575 | 分类号: | C07C47/575;C07C69/76;C07D317/64;A61K31/11;A61K31/235;A61K31/3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袁志明 |
地址: | 1008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对称 联苯 化合物 含有 药物 组合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抗癌活性的不对称联苯化合物、含有所述化合物 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用于抗肿瘤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根据世界卫生 组织报告,全世界50亿人口中每年因肿瘤而死亡的人数多达700万, 而且每年还有增加的趋势。在恶性肿瘤的三大疗法(手术、化疗和放 疗)中,药物治疗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人 们对癌症的发生、发展的分子水平机制的进一步认识,抗肿瘤药物研 究正从传统的细胞毒性药物转向针对机制的多环节作用的新型抗肿瘤 药物。以细胞信号传导分子为靶点或新生血管为靶点的抑制剂、抗转 移或抗耐药性的药物、分化诱导剂、导向治疗、提高或调节机体免疫 功能以及基因治疗等多种途径成为研发抗癌新药的关注点。其中以细 胞信号传导分子为靶点的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Gefetinib) 已获得了成功,成为上市的第一个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
虽然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抗癌药物有60多种,但对危害人类生命 健康最严重的、占恶性肿瘤90%以上的实体瘤的治疗未能达到满意的 效果。因此继续寻找新的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仍然是药物化学领域 研究的热点。
联苯环辛二烯类木脂素广泛存在于五味子科植物中,是该科的特 征成分。这类木脂素骨架独特,立体化学复杂,生物活性广泛。七十 年代我国临床发现五味子能明显降低肝炎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 水平,从而引起了五味子可药用植物研究的热潮,并由此研发出了抗 肝炎新药联苯双酯。近年来,人们通过研究发现,木脂素除了人们熟 知的保肝降酶,还有其它方面的生物活性,比如调节中枢神经以及抗 脂质过氧化、抗肿瘤[J Org Chem 1997,62,3242;Oncology 1992,49, 68;Biochem Pharmacol 2006,72,824;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 2006,58,99]、抗HIV[Bioorg.Med.Chem.1997,5,1715]等等。
因此,寻找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联苯类化合物,将有可能满足 临床上未满足的医疗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结构简单并具有抗癌活性的不对称联 苯类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包含所述不对称联苯类化合物和一 种或多种药用辅料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不对称联苯类化合物在制备用 于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用途。
一方面,本发明涉及具有下列通式(I)的不对称联苯类化合物或 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
R1、R2、R3、R4、R5和R6各自独立地为H、卤素、C1-C6烃基、 羟基、C1-C6烷氧基、CH3(CH2)mCO、-NO2、-CN、-NH2、-CF3、-COOH、 -SO3H、-CONH2、-CONHR’或-COOR’;
或者,R1与R2、R2与R3、R4与R5或R5与R6可以一起形成 -OCH2O-;
R7和R8独立地为-(CH2)mCHO、-(CH2)mCH2OH、-(CH2)mCOOH、 -(CH2)mOR’、-CH=N-OH、-CH=C(NO2)-CH3、-CH=CH-CO-CH3或 -CH=CHR’;
m为0至6的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49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