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然通风自动推拉窗及其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3651.0 | 申请日: | 200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3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强;殷维;吴加胜;周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5F15/20 | 分类号: | E05F15/2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 强 |
地址: | 41008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然通风 自动 推拉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推拉窗,特别涉及一种自然通风自动推拉窗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自然通风是一种不需要消耗人工能源,完全由自然力驱动的被动式建筑通风方式。应用自然通风技术的意义在于两方面:一是自然通风带来的被动式冷却可以减少能源消耗;二是它可以清除潮湿和污浊的空气,提供新鲜清洁的天然空气,这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有益处。作为建筑节能领域重要手段的自然通风,创新发明自然通风设备,最大程度的利用外界自然风,对于增强建筑节能效果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都具有非常大的理论及实用价值。
然而,自然通风的主要动力风压与热压都存在非常大的波动性与不确定性,此特点造成自然通风难于进入更深层次建筑实践。在对通风量要求不高的建筑中,自然通风完全可以满足人员的生理与舒适的要求,但最常用的窗户却一直没有一种直接有效的控制装置,使自然通风的利用最大化。
现有技术中的自然通风控制窗,结构过于复杂,制作成本过高,控制缺乏科学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的自然通风自动推拉窗及其控制方法,以便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通风。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然通风自动推拉窗,包括活动窗体、固定窗框、中心控制单元、推拉窗开度控制器、设置于室外的室外温度传感器和安装于固定窗框的框边上的室内外压差传感器;其中室外温度传感器和室内外压差传感器的输出端接入中心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所述中心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接入控制活动窗体开度的推拉窗开度控制器。
作为优选方案,上述自然通风自动推拉窗中,所述室内外压差传感器安装于固定窗框的框边的中央。
作为优选方案,上述自然通风自动推拉窗中,所述固定窗体的上框边、下框边分别向同一侧延伸,所述推拉窗开度控制器设置于固定窗框的下框边的延伸部分上。
作为优选方案,上述自然通风自动推拉窗中,所述固定窗框中没有玻璃,固定窗框的面积与活动窗体的面积相等,所述活动窗体沿固定窗框的上框边、下框边移动,与固定窗框重合、部分重合或者分离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控制上述自然通风自动推拉窗开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中心控制单元内的操作时间初始化值为零,并设置操作周期;
步骤2,室外温度传感器、室内外压差传感器分别向中心控制单元传输检测到的室外温度信息和室内外压差信息;
步骤3,中心控制单元接收室外温度传感器和室内外压差传感器传输来的检测信息,进行处理,发送控制信息至推拉窗开度控制器;
步骤4,推拉窗开度控制器根据中心控制单元发送来的控制信息,调节活动窗体的开度;
步骤5,完成上述步骤后,经一个操作周期,再回到步骤2。
上述控制自然通风自动推拉窗开度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中所述处理为:
中心控制单元根据室外温度传感器传与压差传感器送来的温度值,做出不同处理:
(1)若室外温度t0>30℃,中心控制单元发送关闭活动窗体的控制信息至推拉窗开度控制器;
自然通风自动推拉窗的开度百分比Op是水平推拉窗开度百分比,完全打开时Op=100%,完全关闭时Op=0;
(2)若室外温度为20℃≤t0≤30℃,中心控制单元分析室内外压差传感器传输来的室内外压差信息,如果室内外压差ΔP为0<|ΔP|<9,中心控制单元发送开度百分比Op=1-ΔP/9的控制信息至推拉窗开度控制器,如果室内外压差ΔP为|ΔP|>9,中心控制单元发送开度百分比Op=0的控制信息至推拉窗开度控制器;
当室内压力大于室外压力时,ΔP为正压,反之,ΔP为负压,ΔP的单位为Pa;
(3)若室外温度为12℃<t0<20℃,中心控制单元发送开度百分比Op=5%的控制信息至推拉窗开度控制器;
(4)若室外温度为t0<12℃,中心控制单元发送开度百分比Op=0的控制信息至推拉窗开度控制器。
上述控制自然通风自动推拉窗开度的方法,其中,在使用自然通风自动推拉窗的房间,最大人数N满足以下公式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36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材运输托架
- 下一篇:一种履带起重机用履带行走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