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奥硝唑阴道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9354.9 | 申请日: | 200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7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耿仕霞;李存福;张玉平;倪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双鲸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66 | 分类号: | A61K9/66;A61K31/4164;A61P15/02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于正河 |
地址: | 266108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硝唑 阴道 软胶囊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中一种以奥硝唑为主要有效成分的外用剂型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奥硝唑阴道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妇女中各种妇科疾病发病率在65%以上。我国有关资料调查显示,育龄妇女妇科疾病发病率在70%以上。女性一生中几乎100%患过不同程度的阴道炎,其中有5%以上因病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其中滴虫性阴道炎和细菌性性阴道炎是最常见的阴道炎症,发病率在20%左右。
奥硝唑是继甲硝唑、替硝唑后的第三代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厌氧菌和抗原生质(如滴虫等)感染作用,是抗厌氧菌的首选药物。其作用机制是,使通过分子的硝基在无氧环境中还原成氨基,或通过自由基的形成,使受体螺旋组织结构断裂,阻断其转录复制而衰亡。临床研究表明,与替硝唑、甲硝唑等同类药物相比,奥硝唑抗感染优势更为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奥硝唑局部用药疗效好于甲硝唑和替硝唑;耐受性好,替硝唑和甲硝唑在动物试验中被证实有致癌、致畸作用,而奥硝唑则未被证实,同时奥硝唑其他的副反应也较少;安全范围较大,在抗厌氧菌感染方面,奥硝唑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均小于甲硝唑和替硝唑,疗效优于甲硝唑和替硝唑。可广泛用于治疗由厌氧菌、阿米巴原虫、贾滴虫、毛滴虫等感染引起的各种阴道疾病。在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方面,其局部用药效果较全身用药效果好,副作用少。但目前临床所用的奥硝唑栓剂药物具有与基质失均匀及重量不恒定,质量不稳定,使用不方便且用量难以把握等突出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寻求提供一种奥硝唑阴道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提供一种以奥硝唑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治疗妇科疾病的外用剂型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内容物和囊壳两部分,内容物包括奥硝唑和辅料;囊壳中包括明胶、甘油、水、遮光剂、防腐剂和/或崩解剂;所述内容物的辅料包括聚乙二醇400~6000(PEG400~6000)、甘油、液体石蜡、石蜡、凡士林、脂肪酸甘油酯、氢化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构成;具体制成产品后,每粒奥硝唑阴道软胶囊(重2~3克,平均2.5克)的组份(单位为克)为:
软胶囊内容物:奥硝唑 0.2~0.5 (百分重量比为5~20%)
辅料 0.2~2.5 (百分重量比为5~10%)
软胶囊囊壳 明胶 0.3~1.5 (百分重量比为8-12%)
甘油 0.1~0.8 (百分重量比为3~5.3%)
水 0.3~1.5 (百分重量比为10~60%)
防腐剂 0~0.0045(百分重量比为0~0.02%)
遮光剂 0~0.0075(百分重量比为0~0.03%)
崩解剂 0~0.3 (百分重量比为0~15%)
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内容物的制备:将奥硝唑溶于辅料,搅拌均匀备用;或将辅料加热溶化后搅拌均匀,冷却后制成基质,加入奥硝唑细粉搅拌并过胶体磨混匀后备用;
b)囊壳胶液的制备:将水、甘油、防腐剂和崩解剂升温至70-90℃,边搅拌边加入明胶、二氧化钛等使明胶完全溶化,温度保持70-80℃,减压除去胶液中的气泡,放入保温桶备用;
c)软胶囊的制备:取制备好的内容物和囊壳胶液,采用压制法制备软胶囊。
其中,在所述的步骤a)中提供了两种制备软胶囊内容物的方法:一种是将奥硝唑溶于PEG或甘油或其混合物,搅拌均匀,作为软胶囊内容物,其中可将PEG600~6000适当加热成液体,再将奥硝唑加入溶解;另一种方法是将PEG、甘油、液体石蜡、石蜡、凡士林、脂肪酸甘油酯和氢化油中的一种或多种加热熔化,冷却,制成基质,加入奥硝唑细粉搅拌并过胶体磨,混匀,作为软胶囊内容物。
在所述的步骤b)中防腐剂、遮光剂、崩解剂加入的方法:将防腐剂和崩解剂与水和甘油一起加入,升温搅拌至溶解后加入二氧化钛搅拌至均匀,再加入明胶;或将溶解速度较快的防腐剂和崩解剂与明胶一起加入或将明胶溶化完成后加入,搅拌至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双鲸药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双鲸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93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镜头模组
- 下一篇:高层建筑生活洗浴用水二次梯级利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