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胶原蛋白肽离子交换层析脱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8406.0 | 申请日: | 200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8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茜成;徐强;孙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柯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18 | 分类号: | C07K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胶 蛋白 离子交换 层析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海产品深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解除鱼胶原蛋白肽腥 臭味的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以鱼皮、鱼鳞为原料生产的胶原蛋白肽,均存在不能有效的脱 腥臭味的缺点,限制了鱼胶原蛋白肽的应用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胶原蛋白肽腥臭的问题,发明一种用离子交换层析将胶原蛋 白肽和腥臭味物质进行分离的技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胶原蛋白肽离子交换层析脱腥工艺,其特殊之 处包括:预处理及转型、上柱、洗脱;预处理及转型:用酸碱处理羧甲基纤维 素离子交换剂,并使其转换成Na型;上柱:将浓度为8-10%的胶原蛋白肽溶液 pH调整到3.5-4.0,使溶液呈阳离子状态,再使该胶原蛋白肽溶液流过羧甲基 纤维素交换柱,利用羧甲基纤维素对胶原蛋白肽和腥臭味物质--三甲胺结合力 大小的差异,及两种物质在层析介质中的迁移速度的不同进行分离;洗脱:用 纯水冲洗羧甲基纤维素交换柱,分段收集洗脱液达到腥臭味物质和胶原蛋白肽 的分离;最后再经过脱盐、浓缩和喷雾干燥即可得到无腥臭味高品质的胶原蛋 白肽。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一种能够完全除去鱼 胶原蛋白肽腥味的工艺,使鱼皮、鱼鳞的加工利用有了更大的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羧甲基纤维素离子交换剂的预处理及转型:将干粉羧甲基纤维素离子交换 剂在去离子水水中充分溶胀,用真空将离子交换剂连同去离子水吸到离子交换 柱中,离子交换柱的径高比为1∶10,装柱量为离交柱体积的70%为宜,而后用 水悬浮去除杂质和细小颗粒。再用酸碱(先酸后碱)分别浸泡,最后再用水洗 至中性,这是为了进一步去除杂质,并使离子交换剂带上需要的平衡离子,水 洗完成后让液位高于交换剂面10-15cm以备使用。常用的酸是HCl,碱是NaOH 或再加一定的NaCl,这样处理后离子交换剂为Na型,使用的酸碱浓度一般为 1.0mol/L即可,浸泡时间一般30min。
上柱:上柱前先用50mmol/L,pH4.9的磷酸缓冲液平衡羧甲基纤维素,平衡 完毕后即可上柱。上柱液浓度为8-10%,用手持折光仪测定,上柱液pH调整到 3.5-4.0,以0.6BV/h的流速上柱,上柱量为0.6g/g湿树脂。
洗脱:先用1倍纤维素体积的纯水清洗纤维素表面的杂质和腥臭味物质, 然后用50mmol/L,pH5.5的磷酸缓冲液进行洗脱,洗脱流速为0.5BV/h,当流出 液的浓度达到2%以上时开始收集蛋白肽组分,当流出液浓度到2%以下时停止收 集。
干燥:离子交换层析得到的样品往往盐浓度较高,而且体积较大,样品浓 度较低。所以一般离子交换层析得到的样品要进行脱盐、浓缩和喷雾干燥即可 得到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柯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柯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84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共交通信息无线查询系统
- 下一篇:蔗糖测定试剂盒及蔗糖的浓度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