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功耗待机电路及待机控制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37319.3 | 申请日: | 2008-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8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 发明(设计)人: | 田野;田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9/00 | 分类号: | H02J9/00;G05B1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功耗 待机 电路 控制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电子设备待机技术,特别是一种以较低的功耗满足生产生活中电子设备待机需要的待机技术。
(二)背景技术
一般常用的电子设备的待机电源均采用从总供电电源(常用为220VAC接入的开关电源)分出一路5VDC对系统控制芯片供电,其基本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系统在待机(包括休眠、软关机)状态时,设备主耗能部分停止工作,但各控制芯片仍处于工作(或低功耗工作)状态,有一定的功率需求,此时5VDC仍提供给系统基本工作电源。
实测某型号17寸液晶显示器的待机和软关机时的电流均为23mA左右,则该显示器在该状态下的实际功耗大约为5W。若电器为计算机主机箱或电视等设备,该数值将更大,并且该功耗将很大,故需对此技术进行改进。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降低系统功耗,满足节能降耗需求的低功耗待机电路及待机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低功耗待机技术的组成包括一次电源和二次电源,一次电源与电器设备的待机电路互联,二次电源除与电器设备的待机电路互联外还连接电器设备的功率部分。
本发明的低功耗待机方法为:
(1)供电系统采用一次电源和二次电源二次供电方式;
(2)待机电路在待机/软关机时采用一次电源供电;
(3)当系统从待机状态恢复时启用二次电源,关闭一次电源;
(4)用二次电源对整机供电;
(5)系统转为待机/软关机状态时启用一次电源,关闭二次电源。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关于电子设备的新的待机技术,尤指一种通过二次供电方式,以达到系统供电的目的,借此突破传统的一次性供电方式设计局限,降低系统功耗,满足节能降耗需求。
本发明采用一次电源对待机电路供电,当检测到信号时(如按下电源键、检测到信号输入等),恢复二次电源工作,系统正常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功耗比常用的一次供电电路功耗大为减少。设在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显示器采用二次供电方式时,一次电源电路采用电容降压,输出电流为30mA,电压为5V,考虑到降压过程的损耗,则一次电源对应部分总功耗应为0.2W左右,则待机功耗减少了约96%,主机箱减少的则更多。虽然单一电路只减少了4.8W左右,考虑到该电路的广泛应用背景,其产生的节能效果是非常可观的。举例如下:2006年的非官方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电脑拥有量为1.2亿台,并按每年35%的速度递增,则截止2008年底中国将拥有2.2亿台计算机。以2亿台计算机,每台待机(软关机)时减少功耗10W,每台每天待机(软关机)时间8小时,则我国每年可节电58.4亿kW·h,相当于2008年8月三峡电站发电高峰期发电量的51.7%,相当于234万吨标准煤的发电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30万吨、二氧化硫1.4万吨、氮氧化物2.7万吨,并可节省580万吨的开采煤所耗费的水资源;考虑到电视、空调、打印机等相关家用、办公用设备大量存在待机功能,故该数值为绝对保守估计。
(四)附图说明
图1是已有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和图4是本发明的两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电路结构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
结合图2,本发明的基于低功耗待机技术的组成包括一次电源和二次电源,一次电源与电器设备的待机电路互联,二次电源除与电器设备的待机电路互联外还连接电器设备的功率部分。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设备待机(软关机)技术的创新发明,其控制时序如下:
(1)供电系统采用二次供电方式;
(2)待机电路在待机(软关机)时采用一次电源供电;
(3)当系统从待机状态恢复时启用二次电源,关闭一次电源;
(4)用二次电源对整机供电;
(5)系统转为待机(软关机)状态时启用一次电源,关闭二次电源。
恢复二次供电系统工作时亦可仍用一次电源对待机电路部分单独供电,但考虑到CPU等器件在工作时功耗会大幅增加,故需要增加一次电源电流输出能力,将导致待机时功耗有所增加。
其PC机主机箱的低功耗待机技术的典型实施方式如图3、图4所示,其它设备可参照设计。
图3为待机用简单低功耗一次电源,输出为5VDC,100m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73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逐次逼近型温度频率校正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