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纯度丹酚酸B、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36813.8 | 申请日: | 2008-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8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苑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苑立超 |
主分类号: | C07D307/84 | 分类号: | C07D307/84;A61K31/343;A61K36/53;A61P9/00;A61P13/12;A61P11/00;A61P3/10;A61P1/18;A61P25/2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纯度 丹酚酸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种从中药材丹参中提取并分离丹酚酸B的方法及丹酚酸 B的应用。
背景技术:
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祛瘀 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现代临床中,广泛将其用于预防和治疗心 脑血管疾病,肾病,肝病等。因提取物中成分复杂,难于向世界推广。
丹酚酸B是从丹参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水溶性的酚酸类物质,其分子式为 C36H30O16,分子量为718.614,结构式为:
临床医学证明,丹酚酸B具有保护心脏、心血管等功能。
现有技术中的丹酚酸B的提取和分离方法,是将药材粉碎成末或微波破壁 或浸提或煎提,进一步通过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层析等方法获得。现有技术 的不足是得到的丹酚酸B纯度都低于92%,获得92%以上丹酚酸B的步骤非 常多,成本非常高,无法用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丹酚酸B的新制备方法,得到的丹酚酸B,纯度 高,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高纯度丹酚酸B的制备方法,其组成包括:提取、聚酰胺层析、收集,
a.所述的提取是将中药材丹参粉碎,第一次在去离子水100度的条件下加 入粉碎的丹参提取1小时,用丹参重量5倍量的水,然后在PH1-7.0的条件下 提取2---4次,每次时间40分钟,用丹参重量3倍量的水;
b.所述的聚酰胺层析是提取液过滤后上聚酰胺预柱,先用水除杂,,再以低 浓度的C1---C5的低级醇除杂,以高浓度的C1---C5的低级醇解吸,分段收集 含丹酚酸B的组分,减压浓缩,浓缩液再用聚酰胺层析柱层析,以高浓度的 C1---C5的低级醇解吸,分段收集含丹酚酸B的组分,减压浓缩,调PH值;
c.所述的收集是将b的提取液立刻过葡聚糖凝胶柱,分段收集含丹酚B的 组分,减压浓缩,冷冻干燥,得到高纯度的丹酚酸B。
所述的高纯度丹酚酸B的制备方法,在a、b、c、步骤中要用PH值调节 物质将PH值调节至1-6.5。
所述的高纯度丹酚酸B的制备方法,所述的C1-C5的低级醇为乙醇,所 述的低浓度的C1-C5的低级醇为10---80%,所述的高浓度的C1-C5的低级 醇为80---99.99%,所述的PH值调节物质为无机酸或有机酸或酸性氨基酸或其 混合物或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或碳酸氢钠。
所述的高纯度丹酚酸B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步骤b和c的聚酰胺层析的过 程中,通过薄层层析或HPLC检测方法,检测解吸液中丹酚酸B的含量。
以上的制作方法制做的丹酚酸B在制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肾病、肺炎、 肺心病、胰腺炎、糖尿病、颈椎病、眼底血管性疾病、眼底神经性疾病、偏头 痛、慢性胃炎、眩晕、骨伤科疾病、老年痴呆症的药物方面的应用。
一种高纯度丹酚酸B,是以权利要求1-7的方法制备得到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得到的丹酚酸B的纯度高,为92%以上。大量的为98%以上,为 该产品以单体的方式制作药品制剂,进入临床,为广大患者服务, 提供了最必要的条件;而现有技术中没有以丹酚酸B单体为原料制 作的药品制剂和化学药品制剂。
2.原有的制作丹酚酸B的技术步骤多,工艺复杂。制作高纯度的丹酚 酸B的成本非常高,不能进行工业化生产。只能用于科学研究。而 我方的生产技术成本低廉,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低成本的 生产技术为该产品制作成药品,进入临床,提供了可行的道路。
3.根据现行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丹酚酸B为从植物当中提取的 单体成分,注册药品分类为化学药品。而不是原有的含量多为80% 左右的中药制剂。作为化学药品制剂,该产品第一次作为药品走向 国际市场提供了更理想的条件。
4.本发明所用的溶剂为可回收的、环保的溶剂,符合国家环保的规定; 用的提取材料为环保、可回收、可再生的产品。而原有技术当中, 很多萃取和洗脱溶剂是挥发性有害的,不利于环保生产,严重损害 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
5本发明采用的溶剂价格低廉,基本无毒,降低了药品的不良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苑立超,未经苑立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68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