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26233.0 | 申请日: | 200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3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森胁俊贵;汤本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 装置 | ||
1.一种反应装置,包括
多个反应区域;以及
多个加热部,被配置为每一个都对应于所述反应区域中 对应的一个而设置,其中,
每个所述加热部包括:
热源;
扫描线,用于选择所述加热部;
数据线,将用于加热的加热量信息传输至所述热源;
写入器,获取从所述数据线传输的所述加热量信息;
保持器,在所述扫描线转为未被选择的状态之后,还 存储所述加热量信息;以及
发热控制器,基于所述加热量信息来控制所述热源的 发热;
其中,从所述数据线传输的所述加热量信息是信号电流, 所述加热部包括将所述信号电流转换为电压电平的转换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装置,其中,
所述保持器保持所述加热量信息作为所述电压电平,以 及
所述发热控制器将所保持的电压电平转换为电流电平, 从而控制发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装置,其中,
所述转换器包括栅极和漏极彼此电连接的第一场效应晶 体管;
所述保持器包括:电容器,保持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 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电平,所述电压电平是由于所述信号 电流流过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而产生的;以及
所述发热控制器包括: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取决于所述 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所述电压电平的电流 流过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是相同 类型的晶体管,以及
通过所述转换器将所述信号电流转换为所述电压电平的 转换操作、以及通过所述发热控制器基于所述加热量信息来控 制所述热源的发热的控制操作是以分时方式执行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装置,其中,
所述转换器包括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以及栅极和漏极 彼此电连接的第三场效应晶体管,以及
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 的漏极彼此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装置,进一步包括:
被配置为在从通过所述写入器获取所述加热量信息到获 取下一加热量信息的期间中断驱动电流的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装置,其中,
所述反应装置为在所述反应区域中执行基因扩增反应的 PCR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应装置,进一步包括:
光学单元,被配置为用包括预定波长的激发光来照射所 述反应区域;以及
荧光检测器,被配置为检测由于所述激发光的照射而产 生的荧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未经索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623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运营车辆管理的双频电子标签
- 下一篇:便携式近红外检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