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口径组织工程学人工血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11540.1 | 申请日: | 200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8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京倖;罗毅;李平;刘硕;赵莉敏;张健群;尤斌;孔晴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京倖;罗毅;李平 |
主分类号: | A61L27/38 | 分类号: | A61L27/38;A61L27/36;A61L27/50;A61F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凤儒 |
地址: | 100029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口径 组织 工程学 人工 血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血管,具体地说是一种小口径组织工程学人工血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组织工程学领域。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简称:冠脉搭桥术)的桥血管在大部分患者(手术总数的95%以上)使用自体静脉桥,其15年静脉桥的通畅率约60%左右,在接受第一次手术后的患者,约10%~40%患者需要接受二次和多次搭桥手术,此时已无自体血管可用。当前,临床所有小口径人工血管(直径≤5mm),因与人自体血管作吻合时的非生理性接触面,人工血管与自体血管顺应性不匹配,导致人工血管植入后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结果非常不理想,故目前在冠心外科临床无人工血管可用。因此,上述大部分患者一定会面临缺乏搭桥用自体血管材料的问题。同时,在临床上也会常有首次需要搭桥的患者,由于血管条件不良出现缺乏搭桥用材料的局面。另外,周围血管疾病患者,先心病做大动脉间的桥接(B-T Shunt),同样需要小口径人工血管,也会面临缺乏血管材料的问题。因此,研究开发出一种可靠的小口径人工血管材料以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应用于冠心病外科治疗,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和外周血管疾病的治疗,可以挽救许多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寿命,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前最有希望在人工血管制备方面有突破的是组织工程学人工血管。
组织工程学方法的关键点之一是选择人工血管的三维支架(scalfold)。理想的组织工程人工血管支架应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复制自体血管的机械特征,并具有引导、支持和维持细胞功能的能力。目前常用支架材料可分为可降解支架和不可降解支架。可降解支架可分3类:1、合成材料,主要有聚羟基乙酸(PGA)、聚乳酸(PLA)、PLA和PGA的共聚物(PLGA)等。它们仍存在一些问题:(1)亲水 性不足,细胞粘附力较弱;(2)会引起无菌性炎症;(3)机械强度不足;(4)血管生成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容易滤出;(5)价格较贵,合成有一定的可能,来源不易。2、天然材料,包括大分子生物材料,脱细胞纤维组织结构,如脱细胞心包基质、脱细胞小肠粘膜下层基质及脱细胞真皮基质等。这些物质提取困难,或价格贵,不适合大规模的生产和应用。3、合成材料和天然材料的复合物。
非降解的基质材料主要包括:1、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目前应用于远端肢体旁路移植,但来源不易,价格贵,不适合在中国大规模使用。2、Dacron材料,使用时常以明胶甚至血液预涂腔内膜以防止渗血,从而限制了其在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3、聚乙烯。对水解不敏感而对氧化敏感,无降解性。4、聚亚安酯(PU):顺应性较好,被用于模拟血管材料。
但上述人工血管所需的非血管来源材料,或来源不易,或制作复杂,价格贵,因此不适合在我国的大规模应用。而血管来源的支架,具有提供细胞生长基质的天然优势。
内皮种子细胞的来源有多种。1、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是目前最有前途的种子细胞。EPC可以从骨髓血、外周血和脐带血中分离并可发育成内皮细胞培养物,可作为血管移植物种植的细胞来源和基因治疗。2、自体动静脉,来源受到限制。3、微血管内皮细胞(MVEC),是指来源于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或脂肪。但需要费用昂贵的percoll液进行分离和较长时间的低温高速离心,操作复杂。且使用脂肪抽吸还存在EC被污染的可能。4、间皮细胞(MC),在狗的体内实验中却没有显示出任何用MC覆盖的移植物具有抗血栓形成的或纤溶酶原的特性。同种异体内皮细胞植入人体后有强烈的免疫排斥反应,因此在人工血管内植入EPC细胞是解决免疫的重要手段。
使用上述材料,研制小口径组织工程人工血管,经典的制作方式大致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在生物可降解的多聚物血管支架上植入细胞,制成人工血管。血管支架主要是PGA,PLGA。据我们的研究,经过一定时间的降解后,PLGA强度大 幅下降,且目前国内使用PGA(PLGA)制作高强度的薄壁人工血管支架在工艺上相差甚远。第二种模式是基于胶原模式。人工血管由外膜的成纤维细胞层,中层的平滑肌细胞层和内表面的内皮细胞层组成。但其外需用Dacron袖套以增加对生理压力耐受能力。第三种是自我组装模式。细胞先在血管片上培育以形成一血管片和细胞外基质,然后包裹在一有渗透性的固体棒上,最后植入内皮细胞。他们都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但由于种子细胞的选择不合适,操作复杂,远期效果不理想而没有进一步研究下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京倖;罗毅;李平,未经李京倖;罗毅;李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15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纯玻璃无附件工艺梳妆台
- 下一篇:游戏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