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卷针作正负电极的卷绕式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10056.7 | 申请日: | 200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2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山;刘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东山;刘立君 |
主分类号: | H01M10/40 | 分类号: | H01M10/40;H01M10/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创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卷针作 正负 电极 卷绕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用卷针作正负电极的卷绕式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电池壳 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正极片、负极片以及电隔离所述正、负极片的隔 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池壳体内的卷针,所述正、负极片 和隔膜卷绕在所述卷针上,所述卷针有电隔离地设置的电池的正、负电极, 所述正、负极片各包括涂料部和非涂料部,所述正、负极片的所述非涂料 部分别位于所述正、负极片沿卷绕方向的两相对侧的边缘,并分别与所述 正、负电极在多处形成电连接;
左、右端盖合盖在所述壳体的两端,在所述卷针和左、右端盖之间、 紧贴所述卷针的两个端面还分别设置有集片套,所述集片套和端盖由双向 螺钉固定,所述双向螺钉的端部位于空心的所述卷针内,所述双向螺钉的 螺杆穿过所述集片套和所述端盖,所述双向螺钉的螺母从所述端盖外侧向 内拧在所述螺杆以压紧所述端盖,所述集片套和所述端盖之间的间隙由下 密封垫密封,所述端盖和所述螺母之间的间隙由上密封垫密封,其中,所 述上密封垫的外径与所述螺母平齐,所述下密封垫的外径不超出所述卷针 的外径,在所述下密封垫和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内还填充有绝缘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卷针作正负电极的卷绕式锂离子二次电 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卷针中间为绝缘材料,所述正、负电极导电材料分 别设置在所述卷针轴向的两个端点处。
3.如权利要求1至2任意一项所述的用卷针作正负电极的卷绕式锂 离子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卷针为空心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卷针作正负电极的卷绕式锂离子二次电 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卷针为圆筒状的。
5.一种用卷针作正负电极的卷绕式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1、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上分别涂敷正、负极活性材料;
B1、将所述正极片、负极片以及电隔离所述正、负极片的隔膜卷绕在 卷针上以绕制成卷芯;
C1、将电池的正、负电极电隔离地设置在所述卷针上;
D1、将所述卷芯连同所述卷针安装在电池壳体内;
所述步骤A1中,在所述正、负极片沿卷绕方向的两相对侧的边缘上 分别留出空白的非涂料部,所述步骤C1中,在所述卷针轴向的两个端点处 设置所述正、负电极,利用所述正、负极片的非涂料部形成多个正、负极 耳并将其分别电连接至所述正、负电极;
左、右端盖合盖在所述壳体的两端,在所述卷针和左、右端盖之间、 紧贴所述卷针的两个端面还分别设置有集片套,所述集片套和端盖由双向 螺钉固定,所述双向螺钉的端部位于空心的所述卷针内,所述双向螺钉的 螺杆穿过所述集片套和所述端盖,所述双向螺钉的螺母从所述端盖外侧向 内拧在所述螺杆以压紧所述端盖,所述集片套和所述端盖之间的间隙由下 密封垫密封,所述端盖和所述螺母之间的间隙由上密封垫密封,其中,所 述上密封垫的外径与所述螺母平齐,所述下密封垫的外径不超出所述卷针 的外径,在所述下密封垫和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内还填充有绝缘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东山;刘立君,未经李东山;刘立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005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脊柱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器
- 下一篇:可在线编程与调试的单片机实验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