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体式差速器壳的加工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07075.4 | 申请日: | 2008-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2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 发明(设计)人: | 胡义华;敖辉光;黄国安;吴北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B7/12;B23Q3/12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施秀瑾 |
| 地址: | 344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差速器 加工 工艺 | ||
1、一种分体式差速器壳的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把差速器左壳(1)和差速器右壳(2)分别按技术要求精加工好内腔:包括球面、半轴齿轮孔、半轴过孔、差速器壳接合面、及差速器左、右壳装配止口;而各节外圆留0.4~0.5的余量,相对应的端面留0.3的余量,再将差速器左壳(1)和差速器右壳(2)装配好,钻、镗十孔,然后利用数控车床对差速器壳各节外圆及端面进行精车,装配轴承的外圆表面粗糙度数Ra值小于1.6,法兰面止口外圆及端面表面粗糙度Ra值小于3.2,法兰面对两轴颈跳动小于0.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差速器壳的加工工艺,其特征是:在精度等级达到IT6级以上的数控车床的车床刀架上分别装两把数控车刀:一把精车差速器右壳轴颈外圆和左壳法兰外圆及端面,另一把数控车刀精车差速器左壳轴颈外圆及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差速器壳的加工工艺,其特征是:差速器壳装夹定位为:机床主轴端用定位芯轴与差速器壳孔配合,间隙0.02~0.05,并用差速器左壳小端面轴向定位,或用自定心涨紧夹具,尾座的一端用高精度活动顶尖与差速器右壳孔口的60°倒角定位并顶紧倒角,消除径向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差速器壳的加工工艺,其特征是:精车差速器左壳轴颈外圆及端面的数控车刀采用一把MWLNR2525M08数控车刀将刀头用线切割切下,再将刀头转90°焊接在刀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707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监控网络连接端口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用于棉花作物的除草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