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横电场模式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03435.3 | 申请日: | 200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1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朴韩俊;李文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7 | 分类号: | G02F1/1337;G02F1/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芳 |
地址: | 100176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场 模式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一种横电场模式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产品已应用到多种领域。液晶显示装置的主体结构包括对盒在一起将液晶物质填充其间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利用电场控制液晶分子,通过液晶折射率各向异性使透射率发生变化并进行显示。边缘场开关技术(Fringe FieldSwitching,简称FFS)通过同一平面内像素电极间产生横向电场,使像素电极间以及像素电极上方的液晶分子能在平面方向产生旋转,在增大视角的同时提高液晶层的透光效率。
为使液晶分子得到一样的排列,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的内表面上均涂布有取向膜,通过摩擦(robbing)在取向膜上形成一定角度的沟槽,使液晶分子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以某一初始取向角呈现均匀、一致的排列。在LCD生产过程中,液晶分子取向的均匀性十分重要,对LCD的基本性能都有重要影响,均匀的取向可以减小光漏,提高显示品质。
现有技术取向膜摩擦工艺一般采用摩擦布按一定方向摩擦取向膜,通常摩擦工艺所产生的取向角在2°~4°左右,这是液晶驱动电压的最小需要。但由于取向膜划痕、基板表面段差(如栅线高度差异、数据线高度差异)以及工艺条件限制,现有摩擦工艺不可能形成完全均匀的取向角,取向角不均匀导致液晶取向状态不均匀,在横电场模式中会造成各区域透过光的相位延迟差异,导致光漏,尤其在第0阶亮度值(L0)时对比度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横电场模式液晶显示装置,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液晶取向状态不均匀导致光漏和对比度下降等技术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横电场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对盒在一起将液晶填充其间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所述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上设置有取向角等于0°的取向膜,所述彩膜基板上设置有使所述液晶具有2°~4°初始取向角的取向电极,所述取向电极为间隔设置的条状体。
所述取向电极的宽度为2μm~10μm。
所述取向电极之间的距离为2μm~50μm。
所述取向电极与提供小于10V电压的控制器连接。
所述取向电极为氧化铟锡。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横电场模式液晶显示装置,首先采用具有0°取向角的取向膜,通过对彩膜基板上设置的取向电极施加电压产生均匀的具有2°~4°初始取向角的液晶取向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使摩擦工艺中的摩擦强度最小化,提高了液晶初始取向状态的均匀性,在横电场模式中不会造成各区域透过光的相位延迟差异,因此降低了光漏缺陷,提高了对比度。由于本发明彩膜基板上的取向电极在正常工作前已施加有电压,因此在正常工作时液晶具有较快的应答速度,提高了本发明横电场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响应速度。进一步地,本发明可以使各个取向电极所对应区域的液晶具有各自的取向状态,通过调整各像素的工作状态可进一步提高响应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横电场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横电场模式液晶显示装置中液晶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横电场模式液晶显示装置中液晶具有初始取向角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横电场模式液晶显示装置中液晶正常工作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横电场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取向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彩膜基板; 2-阵列基板; 3-取向膜;
4-液晶; 11-彩膜结构层; 12-取向电极;
21-阵列结构层; 22-像素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FFS型液晶显示装置为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横电场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34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