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抗坏血酸-2-单磷酸酯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00616.0 | 申请日: | 200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7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汪中一;冷胜利;郁建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跨克微营养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9/655 | 分类号: | C07F9/655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瑞平 |
地址: | 214181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坏血酸 磷酸酯 制备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抗坏血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具体为一种L-抗坏血酸-2 -单磷酸酯镁的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L-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维生素C,以下简称VC)其化学结构式为, 这是一个呈酸性的烯醇结构的内酯,自然界存在于新鲜的蔬菜及 水果中,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维生素。VC已经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 及动物养殖等领域。但VC其C2、C3的烯醇式羟基的氢易于解离,易被空气和其他 氧化剂氧化成脱氢维生素C,并很快进行不可逆分解反应而丧失VC还原能力。人 们发现VC的活性主要源于其烯醇结构上的两个羟基,如果将其中任一羟基无机 酸酯化,则对热、酸、氧的稳定性将大大增强。L-抗坏血酸-2-单磷酸酯镁 (Magnesium-L-Ascorbyl-2-phosphate)是一种L-抗坏血酸衍生物,其化学结 构式为:10H2O,其分子式为C6H6O9PMg3/2.5H2O 分子量:279.62(以C6H6O9PMg3/2.5H2O计,采用1987年国际原子量表),其性状表 现为白色或微黄色的粉末;无臭、无味;具有吸湿性;在光、热和空气中较稳定。 本品不溶于乙醇、三氯甲烷或乙醚等有机溶剂,溶于水,易溶于稀酸。 L-抗坏血酸-2-单磷酸酯镁(以下简称VCPMG)具有良好的对环境的稳定性,由 于生物体内普遍磷酸酯酶的水平很高,所以VCPMG生物效价理想。
至今为止,L-抗坏血酸磷酸酯化主要有二个方法:一是三氯氧磷的磷酸化, 其以VC为原料,在酯化前将5位和6位碳上的羟基保护起来,即VC先与丙酮 进行缩酮反应生成5,6-氧一异亚丙基-L-抗坏血酸(5,6-O-isopropylidene -L-ascorbic acid),再用吡啶溶液溶解,KOH调整PH值,滴加三氯氧磷反应, 蒸去吡啶后多次除盐,浓缩,再进行阳离子树脂交换,收集洗脱液,加MgO反 应,最后低碳醇晶析过滤干燥完成。其产物主要是L-抗坏血酸-2-单磷酸酯,副 产物主要为L-抗坏血酸-3-磷酸酯及2-焦磷酸酯和二(抗坏血酸)-2,2’-二 磷酸酯。反应产物需要繁杂过程的进行提纯,也不能用简单方法进行干燥所有 的反应混合物。第二种方法是采用磷酸盐进行磷酸化,如美国专利4647672和 5110950的方法,得到的主要产物是L-抗坏血酸-2-聚磷酸酯,如采用三偏磷酸 钠时,产物为L-抗坏血酸-2-三磷酸酯,但也含有一定比例的L-抗坏血酸-2-单 磷酸酯。前者可以通过过量的碱降解为单磷酸酯,其比率取决于起始原料的化 学计量比和具体的反应条件。从混合物中提纯L-抗坏血酸-2-单磷酸酯也不是简 单可以做到,产品中的无机盐残留常很高。虽然该方法合成路线短,但副产物 多,产品分离提纯困难,产品总收率低。从产物看,部分纯度不够理想;生产 步骤看,很多工艺比较繁琐;从环保看,多数工艺采用了一种或多种溶剂,大 规模生产很可能会带来一些环境保护问题。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抗坏血酸-2-单磷酸酯镁的制备方 法,此方法在制备过程中不需要采用有机溶剂,后处理简单,不会造成环境污 染问题,且制备的L-抗坏血酸-2-单磷酸酯镁的纯度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跨克微营养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跨克微营养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06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动机
- 下一篇:一种远程桌面系统中的窗口缓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