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巡逻系统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8984.6 | 申请日: | 2008-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3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孙芳正;林维岗;巫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锐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1/20 | 分类号: | G07C1/20;H04B5/00;G06K7/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巡逻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巡逻系统及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感应式读取并以窄频带的无线电频率即时传输的电子巡逻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式巡逻方式是在巡逻处设置巡逻箱,其巡逻箱内放置巡逻签到表格,借此巡逻人员执勤时于巡逻处以手写记录方式登记签到。但是这种传统的签到方式有许多不便之处,例如:巡逻人员以手写方式登记签到麻烦又费时;又若是巡逻箱位置遭逢大雨或是处于潮湿状态下,其签到的纸本表格被雨水浸湿或是受潮,将不易书写之外,其已登记过的部分也可能不易辨识。
进而现今无线射频身份识别(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成熟,该技术为利用无线电波来传送识别数据的系统,其相关的应用相当广泛,例如许多公司应用于员工的出勤记录,及饭店将该技术应用于门禁的管制与保全系统,而借无线射频身份识别的技术可以克服上述巡逻人员手写签到的缺点。
该技术应用在巡逻系统上将于各巡逻点安装读卡装置,而巡逻人员则携带无线射频身份识别卡到每一个巡逻点感应登记签到,但这样的系统尚有一些缺点及需改进之处,如若其巡逻的点非常多,相对的读卡装置也将增加,将会受到成本上限制,并须考虑读卡装置的电源供应问题,于安装上也受局限;另外巡逻人员的感应记录存储于各个巡逻点上的读卡装置中,并非即时信号,除无法即时掌控巡逻人员的巡逻情况,而不易即时提供勤务支援外,于数据的收集方面也须至各读卡装置下载,也实有不便之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巡逻系统及其方法,不但可降低巡逻点的设置成本且安装容易,并可借由无线通信装置即时回报签到记录的感应信号,确实掌握巡逻人员巡逻动线状态,及利于巡逻信息的汇整。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巡逻系统及其方法,其电子巡逻系统包括一应用无线射频身份识别技术的电子巡逻卡,设于各巡逻点位置,安装容易也无需电源供应;一读卡装置整合于利用窄频带无线电通信的一手持无线电通信装置中,用以读取感应各巡逻点上的该电子巡逻卡后,发送一感应信号做即时回报,其中该读卡装置由一读卡按键动作而使一读卡单元感应读取该电子巡逻卡,将读取的该感应信号传至一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后,再借该手持无线电通信装置传输该感应信号;另一方面借由一无线电通信基地台接收感应信号并传至一信号转换装置做模拟与数字信号的转换,将该感应信号转换成一数字信号后由通信端口传给一电子巡逻工作站主机,其中该主机上借由一电子巡逻软件系统处理该感应信号,并将该感应信号的数据存储于一数据库。
一种电子巡逻方法,其步骤包括:a.借由一具有读卡装置的手持无线电通信装置来读取巡逻点上的一电子巡逻卡,产生一感应信号;b.该手持无线电通信装置回传该感应信号;c.由一无线电通信基地台接收该感应信号并加以传送;d.由一信号转换装置接收并转换该感应信号,使其成为一数字化的信号;及e.由一电子巡逻工作站主机接收并分析经数字化的该感应信号为数据,并存储于一数据库。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子巡逻系统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手持无线电通信装置整合读卡装置优选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3是本发明绝对时间与相对时间时序对照图。
图4是本发明电子巡逻系统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无线电通信装置连结读卡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电子巡逻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电子巡逻方法的流程图。
并且,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电子巡逻卡 1
手持无线电通信装置 3
无线电通信装置 3a
读卡装置 31
读卡单元 311
中央处理单元 312
即时计数单元 313
存储单元 314
信号转换单元 32
读卡按键 33
无线电收发单元 34
麦克风 36
喇叭 38
无线电通信基地台 5
信号转换装置 6
电子巡逻工作站主机 7
电子巡逻管理系统 71
数据库 73
绝对时间 t1
相对时间 t2
流程步骤 S601~S609
流程步骤 S701~S71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锐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锐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89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料毛高测试卡及测试方法
- 下一篇:斜管式储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