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立隧道的方法以及实现隧道建立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97023.3 | 申请日: | 200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7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斌;黄铁英;孟楠;柯峰;刘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立 隧道 方法 以及 实现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领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建立方法以及一种实现隧 道建立的系统。
背景技术
TE(Traffic Engineer,流量工程)隧道可以提供高可靠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机制,提供带宽保证、支持亲和属性(affinity)、显式路径、 抢占等特性;同时,TE隧道还有备份保护机制,如局部保护(快速重路由)、 端到端的保护(hot standby保护和隧道组保护)等。
由于目前的TE隧道都是单向的,无法支持某些特定的场景,因此使得某 些特定需求得不到满足。
例如,当同一个网络中既需要部署RSVP-TE隧道,又同时需要部署组播时, 如果将组播承载在TE隧道上,即根据TE隧道转发组播报文时,组播的功能会 受到影响。如图1所示,建立一条从RTA到RTC的正向TE隧道,当组播的信令 报文从RTA到RTC的时候,从已建立的TE隧道中走,所以RTB上不处理组播 报文,因此也就没有相关的组播转发表项;当流量从RTD返回,需要经过RTC 和RTB传输到RTA的时候,流量要经过RTB进行IP转发才能到达RTA,而此时, RTB上并没有组播的转发表项,因此造成组播流量丢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立隧道的方法以及实现隧道建立的系统,能够 在建立正向隧道后自动触发建立反向隧道,从而建立起双向隧道。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建立隧道的方法,包括:建立从第一节点到第 二节点单向的第一隧道,在建立所述第一隧道过程中传递指示建立第一隧道 反向隧道的第一指示信息;当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传递到所述第二节点时,触 发建立从所述第二节点到所述第一节点单向的第二隧道;将所述第二隧道作 为所述第一隧道的反向隧道与所述第一隧道绑定,其中,所述第一隧道与所 述第二隧道为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流量工程TE隧道;
所述当第一指示信息传递到所述第二节点时,触发建立从所述第二节点 到所述第一节点单向的第二隧道包括:当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传递到所述第二 节点时,从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传递第二隧道建立消息,所述第二 隧道建立消息中包括建立第二隧道所需的路径信息;根据所述传递的建立第 二隧道所需的路径信息,建立从所述第二节点到所述第一节点单向的第二隧 道。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实现隧道建立的系统,包括:第一隧道建立 单元,用于建立从第一节点到第二节点单向的第一隧道,在建立所述第一隧 道过程中传递指示建立第一隧道反向隧道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二隧道建立单 元,用于当所述指示建立第一隧道反向隧道的指示信息传递到所述第二节点 时,触发建立从所述第二节点到所述第一节点单向的第二隧道;第一绑定单 元,用于将所述第二隧道作为所述第一隧道的反向隧道与所述第一隧道绑定, 其中,所述第一隧道与所述第二隧道为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流量工程TE隧 道;
所述第二隧道建立单元包括:消息传递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传递到所述第二节点时,从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传递第二隧道建立 消息,所述第二隧道建立消息中包括建立第二隧道所需的路径信息;建立单 元,用于根据传递的所述建立第二隧道所需的路径信息,建立从所述第二节 点到所述第一节点单向的第二隧道。
通过以上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看出,通过在建立所述第一隧道过程中传递 指示建立第一隧道反向隧道的指示信息,当该指示信息到达第一隧道的出节 点(即第二节点)时,触发建立第一隧道的反向隧道,从而采用比较简便的 方式建立起双向隧道,丰富了隧道技术的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隧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建立隧道的方法第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建立隧道的方法第二实施例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建立隧道的方法第三实施例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建立隧道的方法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现隧道建立的系统实施例的逻辑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一条隧道至少有一个入节点和一个出节点,通常情况下,在入节点 和出节点之间还存在其他节点,因此,为了后面实施例叙述的更清楚,将一 条隧道入节点和出节点之间的其他节点称为中间节点,所述中间节点形成的 路径称为中间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70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