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键盘的按键功能的变更方法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5208.0 | 申请日: | 200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1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宥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 | 分类号: | G06F3/04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亮 |
地址: | 台湾省桃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键 按键 功能 变更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软键盘的相关应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软键盘的按键功能的变更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情境感知(context awareness)一词最早是在1994年由Schilit B.N.及Theimer M.M所提出。在Schilit B.N.与Theimer M.M所发表的概念中,提到了根据计算的情境、使用者的情境,或实体环境的情境等信息,进而提供与情境相符的服务。因此简单来说,情境感知是一项令装置自动检测并搜集使用者所处的环境与状态,据以做出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技术。
结合情境感知技术的电子装置如今在市面上已十分普遍,以内建有行事历功能的手机为例,只要使用者预先在行事历中记录会议的时程,那么手机在每次接到来电时,便可判断目前时间与会议时间是否重迭,进而确认使用者是否处于会议状态。倘若使用者目前正处于会议状态,手机便可直接将来电转入语音信箱,以达到自动过滤来电的目的。
除此之外,许多移动电子装置亦可根据装置目前的使用状态来自动变更屏幕的显示方向。举例来说,当使用者将原本直立的机身向右方旋转90度时,屏幕画面便会自动切换为横向显示,进而让使用者在旋转机身之后仍能方便地检视画面内容。上述都是结合情境感知技术所延伸出来的应用。
现代人在选购电子装置时,除了装置的外观与功能多寡等条件之外,多半会将操作是否容易上手一并纳入考量。因此对电子装置的研发人员来说,如何运用情境感知技术以提供一个更直观便利的操作方式,无疑成为研发过程中相当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软键盘的按键功能的变更方法,可根据电子装置目前的操作介面,自动变更软键盘上每个按键所对应的输入文字,以提升输入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键盘的按键功能的变更装置,在不改变软键盘的按键数量以及按键配置位置的前提下,令每个按键根据操作介面的不同自动变更对应的输入文字,据以让使用者能更便利的通过软键盘来进行输入。
为达到上述或其他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软键盘的按键功能的变更方法,适用于电子装置的软键盘。其中,软键盘包括多个按键,且每个按键可对应多个输入文字。此方法首先切换电子装置的操作介面,此操作介面包括上述软键盘。接着,令软键盘上的按键切换至对应于操作介面的输入文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按键的数量以及配置位置(layout)均固定不变。而软键盘可以是完整QWERTY键盘(full QWERTY keyboard)、精简QWERTY键盘(Compact QWERTY keyboard),或电话式键盘(Phone Keypad)。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切换电子装置的操作介面的步骤例如是切换所执行的应用程序、切换所执行的应用程序的输入栏位、切换所执行的应用程序的功能,或切换所执行的操作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还包括触控式屏幕,用以接收按键选取指令以选取软键盘上的按键。而在令按键切换至对应于操作介面的输入文字之后,还包括接收按键选取指令,以将被选取的按键所对应的输入文字输入至电子装置的游标位置。其中,输入文字可以是字元或字串。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软键盘上的按键包括空白键,而空白键所对应的输入文字至少包括空白字元及网域名称字串。其中,将被选取的按键所对应的输入文字输入至游标位置的步骤还包括将网域名称字串输入至电子装置的游标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每个按键分别对应触控式屏幕上的一个按键显示区域,此按键显示区域用以显示按键所对应的至少一个输入文字,并且在显示输入文字时,维持按键显示区域的面积及形状固定不变。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在切换电子装置的操作介面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建立按键与特定指令的对应关系,以及在按键的按键显示区域上,显示符合特定指令的提示文字,同时维持按键显示区域的面积及形状固定不变。然后,在接收到按键选取指令时,执行被选取的按键所对应的特定指令。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软键盘包括符号表切换按键,用以切换显示包括多个输入符号的符号表。而在切换电子装置的操作介面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删除符号表中未对应于操作介面的输入符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52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