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子成像屏蔽电极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3802.6 | 申请日: | 2008-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1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周畅;莫宇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畅 |
主分类号: | G01N27/64 | 分类号: | G01N27/64;G12B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 成像 屏蔽电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电极,尤其涉及一种离子成像屏蔽电极系统。
背景技术
在光谱分析和离子探测实验中,为了使离子能够聚焦到探测平面上,可以采用一种离子成像电极来实现。在激光解离动力学实验中,有一种被称为速度聚焦电极的装置,通过改变不同电极片上所加电压的相对大小,实现离子在探测平面上聚焦。但是,这种速度聚焦电极结构过于简单,功能单一,而且没有电磁屏蔽系统,外界干扰信号对其影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离子成像屏蔽电极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实现不同情况下离子散射球很好的聚焦,同时由于整个电极系统处于屏蔽筒内,外界对电极内部电场基本没有影响。
具体的讲,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成像屏蔽电极系统,包括不锈钢屏蔽筒、电极片、陶瓷绝缘柱、底座、电极固定片、封闭盖。所述不锈钢屏蔽筒为同轴度好于1%的圆柱形中空结构,屏蔽筒的前后用封闭盖和底座完全封闭。整个屏蔽筒接地,底座用螺丝固定在真空腔体的侧壁上。屏蔽筒内有19片无氧铜电极,所述电极为同心圆环铜片,电极分成两组,靠近底座的6片间距为10mm,后面的13片间距为5mm。所有电极片均固定在陶瓷绝缘柱上。所述陶瓷绝缘柱后端用螺丝固定在底座上,前端固定在电极固定片上。在屏蔽筒的侧壁上开有一个狭长豁口,用以引出电极电线。
本发明离子聚焦效果好,速度分辨率好于2%,同时对外界电磁信号屏蔽作用明显,适用于小电场弱信号离子成像实验。
附图说明
后附本发明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的离子成像屏蔽电极系统包括:电极片组1、电极片组2、陶瓷绝缘柱3、不锈钢屏蔽筒4、电极固定片5、封闭盖6、底座7和固定螺丝8。
如附图所示,不锈钢屏蔽筒4的两端用底座7和封闭盖6封闭,底座7用螺丝8固定在真空腔的侧壁上。内部19片电极处于与外界完全封闭的状态。电极分为两组,电极片组1构成离子引出区域,离子散射球在此区域中被充分的展开扩大。电极片组2构成离子加速区域,此区域电场强度比引出区域要大很多,离子散射球被很快的加速到探测器。陶瓷绝缘柱3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使不同的电极片彼此绝缘,二是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得19片电极具有很好的同心度。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际操作进行描述,以更进一步地了解本发明的结构和部件的连接关系。
步骤1、将陶瓷绝缘柱3依次穿过电极片组1和组2。
步骤2、将陶瓷绝缘柱固定在底座上,其顶端扣上电极固定片5。
步骤3、将封闭盖6固定到不锈钢屏蔽筒4的前端。
步骤4、将电极片上的电线从屏蔽筒的侧壁上引出。
步骤5、将封闭盖6置于电极固定片的上面并固定。
步骤6、在电极片组1和组2上加不同的电压,调节电压的比值,实现离子速度聚焦。
本发明离子聚焦效果好,速度分辨率好于2%,同时对外界电磁信号屏蔽作用明显,适用于小电场弱信号离子成像实验,在化学动力学实验中应用前景广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畅,未经周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38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