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竹重组型材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0810093764.4 | 申请日: | 200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9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齐生;蒋身学;林海;徐旭峰;刘红征;许斌;何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大庄地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N3/04 | 分类号: | B27N3/04;B27N1/00;B27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庄一方 |
地址: | 311251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竹重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竹重组型材由浸胶的竹篾组成,其中所述竹篾经过热处理而发生改性、所述竹篾分别形成有在其厚度方向上贯穿的多条缝隙,且缝隙的长度方向与竹篾的纤维长度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重组型材,其特征在于,在竹重组型材的横截面上所述竹篾无层次且沿纤维长度方向平行地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重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篾的改性包括竹篾中的至少一部分半纤维素热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重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竹重组型材中竹篾与胶的干重量比为5~10∶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重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篾的厚度为1.0毫米-4.5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重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为水溶性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重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树脂为酚醛树脂、间苯二酚改性或三聚氰胺改性酚醛树脂。
8、一种竹重组型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竹材加工成竹篾;
对竹篾进行加缝处理,以便在竹篾上形成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多条缝隙,其中所述缝隙的纵向方向与竹篾的纤维长度方向一致;
对加缝处理后的竹篾进行热处理以便竹篾发生改性;
对热处理后的竹篾进行浸胶和干燥;和
将浸胶和干燥后的竹篾装入模具内进行冷压而后烘干至胶固化或进行热压固化,从而制成竹重组型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竹重组型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篾无层次且沿纤维长度方向平行地装入模具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竹重组型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固化在120℃-150℃的温度范围内和7MPa-9MPa的压力范围内进行。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竹重组型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压在45MPa-70MPa的压力范围内进行且冷压后烘干固化在100℃-14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竹重组型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包括:
将竹篾干燥至绝干;
使干燥至绝干的竹篾中的至少一部分半纤维素热解;和
冷却半纤维素热解后的竹篾。
1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竹重组型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进一步包括:利用饱和蒸汽调节冷却后的竹篾的含水率。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竹重组型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竹篾干燥至绝干在100℃-13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使竹篾中的至少一部分半纤维素热解在150℃-22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且将半纤维素热解后的竹篾冷却至90℃以下。
15、一种竹重组型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竹材加工成竹篾;
对竹篾进行加缝处理,以便在竹篾上形成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多条缝隙,其中所述缝隙的纵向方向与竹篾的纤维长度方向一致;
对加缝处理后的竹篾进行浸胶和干燥;
将浸胶和干燥后的竹篾无层次且沿纤维长度方向平行地装入模具内进行冷压而后烘干至胶固化或进行热压固化,从而制成竹重组型材;和
对制成的竹重组型材进行热处理从而使组成竹重组型材的竹篾改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竹重组型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包括:
在100℃-130℃的温度范围内将竹篾干燥至绝干;
在150℃-220℃的温度范围内对干燥至绝干的竹篾中的至少一部分半纤维素热解;
将半纤维素热解后的竹篾冷却到90℃以下并利用饱和蒸汽调节竹篾的含水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大庄地板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大庄地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376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片、对应的生产板和使用方法
- 下一篇:保密的密码输入系统